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后发制人注音是什么

后发制人注音是什么

来源:赴品旅游

后发制人的注音是:ㄏㄡˋㄈㄚㄓˋㄖㄣˊ。

后发制人的拼音是:hòu fā zhì rén。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后发制人hòufā-zhìrén。(1)意为先让对方动手,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然后再进行反击,战胜对方。后发制人[hòufāzhìrén]⒈意为先让对方动手,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然后再进行反击,战胜对方。英gainmasterybystrikingonlyaftertheenemyhasstruck。基础解释是:发:发动。制:制服,控制。指在双方斗争中,先让一步,待对手暴露出弱点,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时,再一举制服对手。综合释义是: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因而战胜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7、汉语大词典是:谓先让一步,视其弱点,然后制服对方。语本《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陈毅《枣园曲》:“深知人心有向背,敢后发制人歼强虏。”。8、国语辞典是:先让一步,静观其优劣,然后再攻其弱点,一举制伏对方,如:「他头脑冷静,遇事常能后发制人。」后发制人[hòufāzhìrén]⒈先让一步,静观其优劣,然后再攻其弱点,一举制伏对方。例如:「他头脑冷静,遇事常能后发制人。」反先发制人成语解释后发制人。9、出处是:《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10、其他释义是: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后发制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后发制人详细内容】

发:发动。制:制服,控制。指在双方斗争中,先让一步,待对手暴露出弱点,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时,再一举制服对手。

二、综合释义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因而战胜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三、汉语大词典

谓先让一步,视其弱点,然后制服对方。语本《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陈毅《枣园曲》:“深知人心有向背,敢后发制人歼强虏。”

四、其他释义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五、关于后发制人的近义词

以退为进  一睹为快  

六、关于后发制人的造句

1、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2、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先让一步,采取后发制人的办法战胜敌人。

3、在这次辩论中,我们采取引蛇出洞,后发制人的办法,掌握了对方的弱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反击,从而取得了胜利。

4、上半场先摸清对方实力,以守为主,下半场积极进攻,后发制人

5、红队后发制人,最终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6、鉴于近年来气候变化无常,秋行夏令,专家提醒,要在不失时机地利用降雨蓄水防旱的同时,务必警惕汛情后发制人出现前旱后涝。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后发制人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