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合符节的辞典修订版是:符节,以竹、木等制成,分成两半,用来传命或调兵遣将的信物。若合符节比喻两件事物完全相同或一致。《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圣贤之言,大抵若合符节。」。
若合符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国语辞典 【点此查看若合符节详细内容】
符节,以竹、木等制成,分成两半,用来传命或调兵遣将的信物。若合符节比喻两件事物完全相同或一致。若合符节[ruòhéfújié]⒈符节,以竹、木等制成,分成两半,用来传命或调兵遣将的信物。若合符节比喻两件事物完全相同或一致。引《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圣贤之言,大抵若合符节。」成语解释若合符节
二、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符节,以竹、木等制成,分成两半,用来传命或调兵遣将的信物。若合符节比喻两件事物完全相同或一致。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圣贤之言,大抵若合符节。
三、出处
《孟子·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四、其他释义
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五、关于若合符节的成语
六、关于若合符节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