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根里面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糖类,还有大量水分和少量蛋白质块根,是贮藏根的一种,但它与肉质直根的来源不同,是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条侧根中或多条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如甘薯、何首乌、大丽花。常见的发育过程如甘薯,在正常位置的形成层外,维管形成层可以在各个导管群或导管周围的薄壁组织中发育,向着导管的方向形成几个管状分子,背向导管的方向形成几个筛管和乳汁管,同时在这两个方向上还有大量的贮藏组织薄壁细胞产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块根和块茎的区别
块根和块茎在两者的样式、生长来源、作用和功效上,有一定区分。块根的个头比较肥大,块茎呈现为不规则形态。块根从侧根或不定根上长出,块茎是植株上本来就有的。在栽培植物时,使用块茎的次数会更多一些。
1、样式区别
块根属于比较肥大的块状形态,或者呈现为纺锤状形态,而块茎属于茎的生长形势,呈现为不规则的形状,并且在块茎上有着较为明显的节点。拿到手上后,稍微重一些的就是块根,块茎拿起来会轻一点。
2、来源不同
块根是植株上的侧根或者不定根,通过局部的膨胀变大而形成的,块茎就是植株茎节上本来存在的部分。一个植株上可以从侧根或者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因此块根和块茎在肉质的来源上也不同。
3、作用区别
块根和块茎的作用和功效都比较相似。不过在栽植的过程中,用块茎的次数会比较多。除此以外,块根和块茎会被加工制成淀粉,作为动物的饲料使用。不过有些植物的块根和块茎会含有毒性,使用前多加了解,避免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甘薯的块根有什么特点?
1.薯形
块根的形状变异很大,称为薯形,主要是品种特征,但也受环境影响。通常所见的薯形有纺锤形、圆形、圆筒形、块状、上膨纺锤形、长纺锤形、下膨纺锤形、梨形、短纺锤形、下膨条沟等(图11-3)。条沟存在于块根表面,一般4~6个。
图11-3甘薯块根的形状
1.纺锤形2.圆筒形3.圆形4.块状5.上膨纺锤形6.长纺锤形7.下膨纺锤形8.下膨条沟9.梨形10.短纺锤形
(引自盛家廉、袁宝忠,1980)。
2.皮色
块根的皮色取决于周皮中的色素,大致可以分为紫、红、黄、褐、白5种主色,各个主色中又存在某些差异。皮色主要是品种特征,也受环境影响,在湿度小、通气好的条件下皮色比较鲜艳,相反条件下则皮色变得比较暗淡而无光泽。根据对1060个品种的统计,我国甘薯品种块根皮色以红色最多,紫红、红、淡红三者合计占46.1%;其次为白色,纯白色占14.2%;再次为,、淡合计占13.3%;紫色、褐色较少(表11-2)。此外最近报道日本有一品种的皮色为灰褐。
表11-2我国甘薯品种块根皮色分布(据《中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1984,经整理)。
3.肉色
块根的肉色是品种特征,主要有紫、红、黄、白4种主色,各个主色中又存在某些差异。在非紫色肉中,有的具有紫晕或紫斑。红、黄肉色是胡萝卜素所表现,所以肉色和胡萝卜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对1057个品种的统计,我国甘薯块根的肉色,白色品种占34.2%,淡、品种共占40.1%,橘红色品种占6.3%,紫色品种占0.57%(表11-3)。
4.烘干率
块根烘干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甘薯的干产。根据对924个品种的测定,我国甘薯烘干率低于20%的品种占8.0%,烘干率20%~25%的品种占22.1%,烘干率25.1%~29.9%的品种占46.3%,烘干率达到或高于30.0%的品种占23.6%。目前我国甘薯计算干产仍然采用鲜薯“五折一”的办法;但实际上我国甘薯已有70%的品种烘干率在25%以上,所以采用“四折一”计算干产的办法比较合理。
表11-3我国甘薯品种块根肉色的分布(据《中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1984,经整理)。
5.萌芽性
块根是甘薯的无性繁殖器官,生产上采用块根不定芽形成的薯苗进行扦插,所以块根萌芽性的强弱关系到繁殖系数,生产上以出苗快慢、整齐度和出苗总数综合评定。这个性状主要是品种特性,同时受环境影响。根据对990个品种的统计,我国甘薯品种萌芽性优等的品种占24.7%,中上等品种占3.5%,中等品种占49.7%,中下等品种占2.7%,差等品种占19.3%。
6.结薯构型
结薯构型指块根在甘薯切苗繁殖的植株的地下茎上的排列方式(图11-4),大致可以分为紧闭集中、分散集中、分散、极分散4种类型。
图11-4甘薯块根的构型
1.紧闭集中2.分散集中3.分散4.极分散
(引自《甘薯形态特征和初步评定标准》,IPGR)。
7.成熟期
甘薯生产主要收获块根。由于甘薯块根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产,所以生产上长期以来以当地早霜的早晚和种植制度决定甘薯的收获期。然而,近年来各国学者都注意到甘薯块根的膨大时间和品种的块根发育特点有关。一般认为初生生长开始早的品种结薯早,反之结薯晚;次生生长、三生生长结束早的品种较早停止膨大,反之较晚停止膨大。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甘薯品种分为早、中、晚熟等不同成熟期类型。人们尤其注意到其中结薯早、停止膨大早、能在较短时间达到其最高产量的早熟类型,以便及早收获躲避天灾和提前上市。《中国甘薯品种志》(1993)收录的184个品种中,有43个属于早熟品种。
8.品质
甘薯块根具有不同的加工用途,因而不同品种具有各自的利用特性。用于制备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的品种,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要求薯干含淀粉60%以上,北方要求65%以上。用于制造薯脯、饴糖等食品的品种,南方要求薯干含可溶性糖20%以上,北方15%以上。制造薯脯一般还要求色泽鲜艳,每100g鲜薯含胡萝卜素0.5mg以上。用于制作煎炸食品的品种,则要求薯干可溶性糖和多酚的含量低,以保持成品的脆性和色泽。饲料用品种要求蛋白质含量高,以块根而言,南方要求薯干粗蛋白4%以上,北方5%以上。据《中国甘薯品种志》(1993)记载,所收录的184个品种中,薯干淀粉含量达标的,南方有16个,北方有51个;薯干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南方有24个,北方有14个;类胡萝卜素含量达标的共27个;薯干粗蛋白含量达标的,南方有14个,北方有28个;此外还有熟食食味优良的品种44个。
9.抗性
甘薯的各种病虫害和逆境最终导致主要产品块根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此处将甘薯的抗性作为块根特性来叙述。据《中国甘薯品种志》(1993)记载,在所收录的184个品种中,抗黑斑病的有42个;抗根腐病的有40个;抗薯瘟病的有22个;抗茎腐病(蔓割病)的有14个;抗疮痂病的有7个;抗丛枝病的有5个;抗茎线虫病的有26个;抗根结线虫病的有8个;蚁象(小象甲)危害轻的有15个;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危害轻的有6个;耐旱的50个;耐湿(涝)的34个;耐肥的59个;耐寒的27个;耐盐碱的5个;耐贮藏的43个。
块茎和块根有什么区别
外观和来源不同。
根据查询花百科得知,块根和块茎的区别:
外观不同:块根和块茎从外观上看就有明显的不同。块根属于肥大的块茎形态,多是呈纺锤形的,也有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块茎则是茎的生长形态,是不规则的形状,肉质肥大,块茎上还有节点。
来源不同:块根和块茎的来源不同,其中块根是植株上的侧根或者不定根,是通过局部的膨胀变大而逐渐形成的。块茎则是植物茎节上本来就存在的部分一个植株上可从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
块茎一般是节间的横生茎,也就意味着至少一头都有茎,其中,2头有茎的一定是块茎。而块根有2种,一种是主根膨大,如萝卜,那么一头有茎;另一种是侧根膨大,则意味着2头都没有茎。
什么叫块根,什么叫块茎?
块茎:(tuber)是植物学名词术语。它是多年生植物的根状地下茎的一种,呈块状,故名。既然是茎,因此就具有植物茎的主要特征,比如芽、叶痕等。块茎大部分品种生长在地下,如姜、藕、马铃薯等,也有生长在地上的,如鸢尾属植物等。生态特征为表面呈螺旋状分布。由侧芽生出的嫩枝在条件再次适宜后成为新的植株。
马铃薯是块茎,而甘薯是块根,白萝卜是根,土豆是茎。 块根是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它与肉质直根的来源不同,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条侧根中或多条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如何首乌、大丽花。
马铃薯是块茎,而甘薯是块根,白萝卜是根,土豆是茎。
块根是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它与肉质直根的来源不同,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条侧根中或多条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如何首乌、大丽花。
马铃薯是块茎,而甘薯是块根,白萝卜是根,土豆是茎。
块根是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它与肉质直根的来源不同,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条侧根中或多条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如何首乌、大丽花。
蔬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所食的蔬菜中,有根(如萝卜、胡萝卜、豆薯、葛等);茎(如马铃薯、芋、莴苣、榨菜);叶(如小白菜、大白菜、韭菜、甘蓝);花(如花椰菜、金针菜);果即种子(如黄瓜、茄子、菜豆、毛豆);菌类的子实体等。
因此,我们可以定义蔬菜为:凡是以柔嫩多汁的器官作为副食品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少数木本植物、菌类、藻类、蕨类等,统称为蔬菜。有人把调味的八角、茴香、花椒、胡椒等也作蔬菜。
蔬菜植物的范围广,种类多。我国又是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除了一些栽培植物作蔬菜外,还有许多野生或半野生的种类,如荠菜、马齿苋、藜蒿、蒲公英、鱼腥草等,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但是,这些野生的、半野生的和木本植物、菌、藻、蕨类、调味品类,主要来自少数地区特产。主要的蔬菜还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有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也可作为蔬菜。如新鲜的大豆种子在长江流域是一重重要的蔬菜。马铃薯、玉米在北方和南方山区作粮食作物,在南方平原地区也作为蔬菜。许多种类,如胡萝卜、南瓜、芜菁、甘薯叶梗等既可作饲料,也可作蔬菜。
2.蔬菜的分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栽培的蔬菜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栽培的有四五十种。
分类的方法很多,如按植物学特性分类、食用部分分类、农业生物学分类、温度分类、光照分类、营养成分分类、食用方法分类等等。
农业生物学分类是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比较适合于生产上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菜类
指以膨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根用甜菜等。生长期中喜温和冷凉的气候。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根,贮藏大量的养分,到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一般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要求轻松深厚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2)白菜类
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如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青花菜)、芥菜类(榨菜、雪里蕻、结球芥菜)。生长期间需湿润和凉爽气候及充足的水肥条件。温度过高、气候干燥则生长不良。除采收菜薹及花球外,一般第一年形成叶丛或叶球,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栽培上要避免先期抽薹。均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绿叶蔬菜
以幼嫩的叶或嫩茎供食用。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苋菜、蕹菜、落葵等。其中多数属于二年生,如莴苣、芹菜、菠菜。也有一年生的,如苋菜、蕹菜。共同特点是生长期短,适于密植和间套作,要求极其充足的水分和氮肥。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将它们分为二类:菠菜、芹菜、茼蒿、芫荽等喜冷凉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能耐短期霜冻,其中以菠菜耐寒力最强。苋菜、蕹菜、落葵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左右。喜冷凉的主要作秋冬栽培,也可作早春栽培。
4)葱蒜类
以鳞茎(叶鞘基部膨大)、假茎(叶鞘)、管状叶或带状叶供食用。如洋葱、大蒜、大葱、香葱、韭菜等。根系不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差,要求肥沃湿润的土壤,一般耐寒。长光下形成鳞茎,低温通过春化。可用种子繁殖(洋葱、大葱、韭菜),也可无性繁殖(大蒜、分葱、韭菜)。以秋季及春季为主要栽培季节。
5)茄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茄科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但开花期要求充足的光照。种子繁殖,一般在冬前或早春利用扩地育苗,待气候温暖后定植于大田。
6)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葫芦科蔬菜。包括南瓜、黄瓜、甜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茎蔓性,雌雄同株而异花,依开花结果习性,有以主蔓结果为主的西葫芦、早黄瓜。有以侧蔓结果早、结果多的甜瓜、瓠瓜。还有主侧蔓几乎能同时结果的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瓜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及充足的阳光。西瓜、甜瓜、南瓜根系发达,耐旱性强。其它瓜类根系较弱,要求湿润的土壤。生产上,利用摘心、整蔓等措施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春种夏收,有的采收可延长到秋季,还可夏种秋收。
7)豆类
以嫩荚或豆粒供食用的豆科蔬菜。包括菜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等。除了豌豆及蚕豆耐寒力较弱能越冬外,其它都不耐霜冻,须在温暖季节栽培。豆类根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对氮肥的需求量没有叶菜类及根菜类多。种子繁殖,也可育苗移栽。
8)薯芋类
以地下块茎或块根供食用,包括茄科的马铃薯、天南星科的芋头、薯蓣科的山药、豆科的豆薯等。这些蔬菜富含淀粉,耐贮藏,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除马铃薯生长期短不耐高温外,其它生长期都较长,且耐热不耐冻。均用营养体繁殖。
9)水生蔬菜类
需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蔬菜。如藕、茭白、慈菇、荸荠、水芹、菱等。宜在池塘、湖泊或水田中栽培。生长期间喜炎热气候及肥沃土壤。除菱角、芡实以外、其它一般无性繁殖。
10)多年生蔬菜类
指一次种植后,可采收多年的蔬菜。如金针菜、石刁柏、百合等多年生草本蔬菜及竹笋、香椿等多年生木本蔬菜。此类蔬菜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采用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1)食用菌类
指能食用、无毒的蘑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竹荪、猴头、木耳、银耳等。它们不含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必须从其它生物或遗体、排泄物中吸取现存的养分。培养食用菌需要温暖、湿润肥沃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有牲畜粪尿、棉子壳、植物秸秆等。
什么是宏
到底什么是宏呢? 我们把那些能自动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统称为“宏”。
宏也是一种操作命令,它和菜单操作命令都是一样的,只是它们对数据库施加作用的时间有所不同,作用时的条件也有所不同。菜单命令一般用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而宏命令则用在数据库的执行过程中。菜单命令必须由使用者来施加这个操作,而宏命令则可以在数据库中自动执行。
在ACCESS中,一共有五十三种基本宏操作,这些基本操作还可以组合成很多其他的“宏组”操作。在使用中,我们很少单独使用这个或那个基本宏命令,常常是将这些命令排成一组,按照顺序执行,以完成一种特定任务。这些命令可以通过窗体中控件的某个事件操作来实现,或在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自动来实现。
事件操作即像“单击”按钮、“双击”列表选项这些行为都是对控件的事件操作。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说“单击‘某某’按钮执行‘某某宏命令’”,就是这个意思。
块根
量块按制造准确度分为五级:K、0、1、2和3级,K为校准级。量块的级别是根据量块长度的制造偏差,长度变动,平面度和研合性等确定的。量块按检定准确度分为六等:1、2、3、4、5、6等,等高为1等,最低为6等。量块的级别是根据量块长度测量不确定度,长度变动量,平面度,研合性等确定的,与量块本身的中心长偏差无关。由于量块的等和级对研合性长度变量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因此要想检定1、2等量块,只能选自0级量块,3、4等量块,分别选自1、2级量块,5、6等量块则选自3级量块。从量块定等和分级的要求中,可知相应等与级的量块,其长度变量,平面度,研合性和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是相同的。他们对应的关系是:0级---2等,1级---3等,2级---4等,3级---5、6等。因此0、1、2、3级量块,可分别代替2、3、5、6等量块使用。
电容说白了就是一个可以充放电的小电池 集成块的内部是一些非常非常小的晶体管电路数量也非常多因为它的密度比较大 所以叫集成电路 有因为它被一种物质浇铸成小块 所以叫集成块
是讲 *** 官僚机构的管理关系.简单来说,“条条”指各个系统从下至下的管理关系,也称"线",;“块块”则针对的是"属地"的管理,如某级地方 *** 在其辖区内管理各项工作.前者属"职能管辖",后者属"地域管辖".
块根和块茎有什么区别
块根是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它与肉质直根的来源不同,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条侧根中或多条不定根上形成多个块根。如何首乌、大丽花。
块茎(tuber)
地下的茎(Modified Subterraneous Stems)之一
为节间短缩的横生茎,外形不一,常肉质膨大呈不规则的块状,贮藏一定的营养物质 借以度过不利之气候条件。根系自块茎底部发生,节向下凹陷如眼窝,芽生其中但并不明显,鳞叶退化或早落,如半夏、天麻、马铃薯等。
块茎(kuaijing)地下茎的一种。地下茎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规则的块状,是适于贮存养料和越冬的茎。顶部肥大,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块茎的表面有许多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芽眼内有2~3个腋芽,仅其中一个腋芽容易萌发,能长出新枝,故块茎可供繁殖之用。块茎的顶端具有一个顶芽,如马铃薯的块茎较为典型。马铃薯的地下枝条在土层中匍匐生长,当伸长9~12厘米时,末端膨大,形成具有短节间的肥厚块茎。在长成的块茎上,表层有周皮,上有少数皮孔。在块茎的横切面上尚可分出皮层、外韧皮部、木质部、内韧皮部和的髓部。从外形或构造上看,可以说明它是茎的。菊芋、半夏、甘露子(草石蚕)等都有块茎。
块茎球根花卉有哪些特点?
块茎球根花卉:这类球根花卉地下茎呈块状,外形不整齐,表面无环状节痕,根系自块茎底部发生,顶端有几个发芽点,如花叶芋、马蹄莲、仙客来、大岩桐、球根海棠、花毛茛等。
根茎球根花卉:这类球根花卉地下茎肥大呈根状,上面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叶腋有腋芽,尤以根茎顶端侧芽较多,由此发育为地上枝,并产生不定根。如美人蕉、荷花、姜花、睡莲等。
块根球根花卉:这类球根花卉地下主根肥大呈块状。休眠芽着生在根颈附近,由此萌发新梢,新根伸长后下部又生成多数新块根。分株繁殖时,必须附有块根末端的根颈。这类球根花卉有大丽花等。
植物根的分类有哪些?
植物根的种类有四种,分别是直根系、须根系、不定根和假根。
1、直根系
直根系(Tap root system)由胚根发育产生的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由这种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大多数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属直根系。如双子叶植物棉、蒲公英、大豆、番茄、桃等。
一般直根系入土较深,其侧根在土壤中的伸延范围也较广,如木本植物的根系其伸延直径可达10~18米,常超过树冠的好几倍;草本植物如南瓜,其伸延直径达6~8米。
2、须根系
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出生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在胚轴和茎基部的节上生出许多粗细相等的不定根,再有不定根上生成侧根,整个根系外形呈絮状,所以把它称做为须根系。
它是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的。所以须根系主要是由不定根组成的。例如小麦就算是须根系。由胚根生长形成的一条主根就是种子根,在幼苗期起吸收水分和支撑作用,一般在不定根形成以后就逐渐枯死。
3、不定根
是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大多数情况下,不定根的发生是由于植物器官受伤或激素、病原微生物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因此表现为植物的再生反应。
不定根的发生扩大了植物的根系,使植物和细胞具有了再生能力,在植物器官扦插和组织培养中广泛使用。
4、假根
一种单一的或多细胞的在菌丝下方生长出发丝状根状菌丝,伸入基质中吸收养分并支撑上部的菌体,呈根状外观。
在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一些蕨类植物(包括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中,生于植物体的下面或基部,具有固着植物体和微弱的吸收功能的根样结构。
扩展资料
植物根的功能有哪些: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跃部位,是根端的根毛区。通常仅由根系的活动而引起的吸水现象,称为主动吸水,而把由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所产生的吸水过程,称被动吸水。
根系的吸收功能: 一种是根系对土壤养分的主动“截获”。其二是植物生长与代谢活动(如蒸腾、吸收)的影响下,土壤中的养分向根系表皮的迁移,成为“质流和扩散”。
2、固着和支持作用
根系将植物的地上部分牢固地固着在土壤中。
3、合成能力
根部能进行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其中包括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等﹔各类植物激素,如:龙根生、 乙酸、细胞素类,以及少量的乙烯等。
4、贮藏功能
根的薄壁组织发达,是贮藏物质的场所。
5、输导功能
输导功能是由根尖以上的部位来完成的。由根毛和表皮细胞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给茎和叶的,而叶所制造的有机物也通过茎送到根,由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根的各部分,维持根的生长和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根(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
块根植物是多肉吗 块根植物 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
是的。
块根类多肉植物轻盈飘逸的叶片从粗壮厚重的“块根”上生出,透出粗与细、刚与柔的强烈对比,深受广大多肉迷的喜爱,在各大植物园内的沙生植物馆都有一席之地。但是,光看那结实有力的块根就以为它们好侍候,那就错了。因为这些外表粗犷的植物其实很有些娇气,栽培很容易失败,
植物的根与茎在外形上有哪些区别
一般植物的根和茎都很好区分,一般而言
常见植物
的茎通常有
叶绿素
而根没有
比较困难区分的是
块茎
语
块根
茎,当然有节,
节上
有芽,这芽称
定芽
,(不定牙的意思长在节与节
任何地方
,
腋芽
的意思是节上有
叶叶
与节有芽),
地下茎
有
鳞茎
、
根茎
、块茎等等根茎与块茎的分别在于根茎节很明显,块茎节不明显,块茎的代表当然就是马铃薯
块根是根,一种储藏根,既然是根就
有根
的
特徵
,根无节,长须根等等...
参考资料:自己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根状茎和块茎有什么区别?
都是地下茎 根状茎:为横生的肉质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先端生有顶芽,节上通常有退化的鳞片叶与腋芽,并常生有不定根。 块茎:呈块状 以下资料可以参考。 根状茎(rhizome),亦作根茎。 地下的茎(Modified Subterraneous Stems)之一 为横生的肉质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先端生有顶芽,节上通常有退化的鳞片叶与腋芽,并常生有不定根。 鸢尾花的根状茎 很多植物具有根状茎,如竹、芦苇、白茅、姜、黄精、玉竹、苍术、川芎等。 植物学中指水平生於地下的植物茎。能长出幼芽和根系,形成新植株行无性繁殖,并能使植物在地下生存多年。睡莲、许多蕨类和森林草本植物只有根状茎,因此,通常只能见到它们的叶和花。 块茎(tuber)是植物学名词术语。它是植物茎的一种,呈块状,故名。既然是茎,因此就具有植物茎的主要特征,比如芽、叶痕等。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最典型的块茎。 地下的茎(Modified Subterraneous Stems)之一 为节间短缩的横生茎,外形不一,常肉质膨大呈不规则的块状,贮藏一定的营养物质 借以度过不利之气候条件。根系自块茎底部发生,节向下凹陷如眼窝,芽生其中但并不明显,鳞叶退化或早落,如半夏、天麻、马铃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