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也称银杏、鸭脚子,是银杏的果实。江苏、广西、山东等地均有产。白果于每年秋末冬初采摘,置于通风处吹干保存。
白果性平,味甘苦,待其成熟后去掉外皮及硬壳后取其果仁食用。过去,人们一直把白果当做上等坚果。宋朝时曾把它列为贡品,深得皇帝喜爱,当时多为豪门权贵享用。
【营养成分】
白果果仁含有丰富的淀粉、粗蛋白、核蛋白、脂肪、蔗糖、矿物元素、粗纤维,也含有银杏酚和银杏酸等毒性物质。
【食疗功效】
元代吴瑞著的《日用本草》中记载:“白果味甘平、苦涩有毒。”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称“白果熟食能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百浊”。
白果中的白果酸有抑菌、杀菌作用,可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玻白果具有敛肺气、定喘咳的功效。
白果有收缩膀胱括约肌的作用,对小儿遗尿、气虚、尿频、带下白浊、遗精不固等症有辅助疗效。白果还可以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玻
【饮食宜与忌】
白果是肺结核、哮喘病患者的食疗佳品。体虚白带多的女性以及遗精白浊、尿频的中老年人也适合食用。白果含有氢氰酸,过量食用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故不可多食。
白果可以采用炒、烤、蒸、煨、炖、烩、烧等多种烹饪方法。因含有微毒,在烹饪前须先经温水浸泡数小时,然后入开水锅中煮熟后再行烹调,这样可以使有毒物质溶于水中或受热挥发。
白果有一定毒性,不宜生食。古代医药书籍中曾记载:“昔有饥者,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为确保安全,即便熟食也应适量,成人每次不超过12粒,小儿以控制在6粒以下为佳。
白果中毒的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此外,还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头痛、极端恐惧感、惊叫、轻微的声音及刺激即能引起抽搐、意识丧失或昏迷,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其症状发展迅速,须急速抢救处理。
急救应洗胃或洗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释血中毒浓度及治疗脱水,并可给服蛋清、活性炭。同时进行对症处理:抽搐者给予镇痉剂,面紫红者给予氧气或呼吸兴奋剂,还要进行人工呼吸。
【食疗方】
◆银杏粥
银杏4个,粳米100克,调以白糖,煮粥食。
功效:用于肺病咳喘。
◆银杏莲子鸡
银杏、莲肉、糯米各15克,共研细末,入乌鸡腹内,调味空腹炖食。
功效:用于辅治赤白带下,下元虚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