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稍寺的相关词语是:古寺青灯、稍关打节、稍纵则逝。
拉稍寺的拼音是:lā shāo sì。结构是:拉(左右结构)稍(左右结构)寺(上下结构)。基础解释是:拉稍寺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公里处的钟楼山中,又名大佛崖。综合释义是:拉稍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尊,中间的大佛高达@@@@@余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摩崖浮雕,被称为“世界浮雕之最”。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铛作响。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拉稍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拉稍寺详细内容】
拉稍寺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又名大佛崖。
二、基础解释
拉稍寺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公里处的钟楼山中,又名大佛崖。
三、综合释义
拉稍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尊,中间的大佛高达@@@@@余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摩崖浮雕,被称为“世界浮雕之最”。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铛作响。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四、关于拉稍寺的成语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