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的数量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作为语素文字,汉字的总数极为庞大,但具体有多少字,恐怕至今无人能给出一个精确的答案。
从古代字书和词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汉字数量的发展脉络。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的《训纂篇》则有5340字,到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字数已经增加到9353字。晋宋以后,汉字数量逐渐增多,到了唐代,封演在《闻见记·文字篇》中提到,晋吕忱所作的《字林》收录了12824个字,后魏的《字统》收录了13734个字,梁朝的《玉篇》收录了16917个字,唐代的孙强增字本《玉篇》收录了22561个字。宋代的《类篇》收录了31319个字,而清代的《康熙字典》则收录了47000多个字。
进入现代,汉字的数量继续增长。1915年,《中华大字典》收录了48000多个字,1959年,《大汉和辞典》收录了49964个字,1971年,《中文大辞典》收录了49888个字。1990年,《汉语大字典》收录了54678个字,1994年的《中华字海》更是收录了85000个字。
然而,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汉字将变得难以学习和使用。幸运的是,《中华字海》等字书中收录的大部分汉字都是“死字”,即历史上存在过但在现代书面语中已经废弃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汉字数量远低于这一数字,大概只有六七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