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耳分为黑木耳和白木耳,属于本耳科植物,寄生于腐朽的树木上,主要为桑、槐、柳、榆、楮五种树木。古称五木耳,现在有人工培植。《鬼遗方》中记载了木耳粥,由白木耳或黑木耳与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滋补肺胃、益气补虚、止血的功效。
木耳甘平无毒,为补益良药,白木耳尤为珍贵的滋养品。《神农本草经》记载:“益气不饥,轻身强志。”与糯米为粥,以鼓舞胃气,增强补养之功。无论老幼,均宜食用。白木耳又名银耳,营养价值高,具有生津、润肺、滋阴、养胃、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的作用,入肺、胃、肾三经,故能清肺热,益脾肾,滋肾燥,与米为粥,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咳痰带血、胃肠燥热、便秘下血、月经不调,以及血管硬化症、高血压等症。古人认为白木耳是肺脏的滋养药。凡肺热干咳、痰嗽或肺结核咯血、痰中混血、便血等,用白木耳煮粥作为滋养调补,辅助治疗,均有显著疗效。
黑木耳又称为桑耳,具有滋养、益胃、活血、润燥之功。适应崩中漏下、痔疮出血、血痔便血等症;也适用于高血压、便秘等。古代医家认为木耳及朽木所生,得一阴之气,有衰精冷胃之弊。黑白木耳功用大致相同,但白木耳经济价值较高,临床常以黑木耳为多,既经济实惠,又不失滋补营养之效。
现代研究显示,二者均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磷、铁、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药理实验证明,可以强心收缩血管而止血,可以改善血管壁的强度,因此,常用于治疗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病。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及一切实热症不宜食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