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名买房是指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房,并以他人名义登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
2、借名买房是否有效,主要看借名人(实际购买人)和出名人(房屋登记人)之间是否有借名协议,如果借名人和出名人在房屋购买以前签订了房屋借名协议,将房屋的权属约定清楚的,应该认定借名行为有效,房屋的实际权属归借名人。
借名买房有法律效应吗
所谓借名买房,是指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因不符合房屋购买条件或者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双方约定,将房屋登记在借名人名下,但借名人不享有房屋的所有权。
借名买房存在一定风险的,那么借名买房协议有效吗?
借名人出资购房,却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归根到底是为了享受本不应该享有的利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规避因身份带来的购房限制。这是借名购房最常见的情况,占到了购房买房的90%以上。
2、为了转移财产或逃避债务。
3、为了节约将来可能发生的过户费用。
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出借人与借名人对在购买前将房屋的权属约定清楚,应认定有效。但是,如果购买人是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因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侵犯其他广大符合购房资格的购房人的利益,一般认定为无效。
借名买房时如何举证
一、证明出资;
二、证明控制、使用房屋;
三、持有房屋购买合同等房屋材料;
四、借名买房的合理理由。
借名买房如何确定所有权的归属
若借名买房协议有效,当事人起诉至法院时,能否以存在有效的借名买房协议为由要求法院判决房屋所有权归自己所有,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就借名买房类案件的案由来看,最常见的就是所有权确认纠纷,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判决借名人不能享有所有权。
理由在于因借名人并未向法庭提交证据证明其取得本市购房资格,故其要求涉诉房屋归其所有违背国家政策。受到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限制,当事人约定一方以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借名人以其系实际买受人为由,要求确认房屋归其所有或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的,不予支持。
2.判决借名人直接享有房屋所有权。
主要法律依据在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条:“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请求确认其享有物权的,应予支持。”
如何将借名买房合同办公证
借名买房合同不能公证。
公证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倘若公证事项本身就存在违法情况,那么公证的结果也是无效的。
所以借名买房的合同即使做了公证也是无效的。
怎么防范借名买房的风险
防范借名买房的风险的方式是要清楚所购房屋的性质。最好不要购买拆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条件的房产,以免发生纠纷,委托律师拟定详细的买房合同,约定严格的违约责任。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