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修改实施条例于2019年1月1日施行,主要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内容作相应的修改,优化个人所得税相关征管措施,包括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委托扣缴义务人办理汇算清缴等,同时明确计算方法,根据月度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等计算个税。
法律分析
一、新个税修改
1.新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19年1月1日施行,主要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内容作相应的修改,确保与上位法保持一致,细化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税务机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更好地贯彻执行。
2.新个税修改其中一项内容是优化个人所得税相关征管措施。为方便纳税人、优化纳税服务,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可以由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综合所得在汇算清缴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库的,不影响纳税人按照规定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应当凭纳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办理退税。
二、计算方法
1.起征点每月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根据新政策,工资共6500,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500的个税
3.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拓展延伸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与税率解析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一定的税率对其所得进行纳税的一种税种。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根据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个税起征点-五险一金-其他扣除项。税率则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分为7个等级,从3%到45%不等。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税法法规或者咨询税务机关来了解。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税率解析,有助于个人合理规划财务,遵守税法,合法减少税负。
结语
新个税修改实施条例于2019年1月1日施行,确保与上位法保持一致,细化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增强可操作性。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措施,方便纳税人,规定了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的方式。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月度收入减去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项。根据新政策,工资为6500元,起征点为5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500元个税。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税率解析,有助于个人合理规划财务,合法减少税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四章 税 收 优 惠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