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的追诉期限是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期限则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不同刑罚对应的追诉期限分别为五年、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若超过二十年仍需追诉,则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法律分析
所谓的追诉期限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拓展延伸
追诉时效已过,是否仍可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追诉时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犯罪行为提起诉讼的期限。一旦追诉时效已过,通常情况下无法再提起诉讼。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对追诉时效已过的犯罪行为进行追诉。例如,对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杀人、强奸等,法律规定了绝对追诉时效,即无论时间多久都可以提起诉讼。此外,如果犯罪行为在追诉时效期间内被隐瞒或者发现时间晚于追诉时效期满,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起诉讼。总之,具体是否可以提起诉讼,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追诉期限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行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案件应予撤销、不起诉或宣告无罪。根据《刑法》规定,不同刑罚的追诉时效分别为五年、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但对于严重犯罪行为和特殊情况,法律允许绝对追诉时效或在一定条件下提起诉讼。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和案件综合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