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仲裁范围及适用规定

劳动仲裁范围及适用规定

来源:赴品旅游

劳动仲裁适用范围及审理范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行、辞职、离职、休假、社会保险等争议。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适用范围

1、劳动仲裁的适用的范围有: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法律依据: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二、劳动仲裁审理范围有哪些

1、适用于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范围主要包括: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程序与争议解决机制

劳动仲裁程序与争议解决机制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当出现争议或纠纷时,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机制进行解决的方式。劳动仲裁程序通常包括申请、受理、调解、仲裁和执行等环节,旨在提供一个公正、快速、高效的解决争议的渠道。争议解决机制则是指在劳动仲裁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如调解、仲裁、诉讼等,旨在通过公正的程序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程序与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适用范围广泛。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劳动仲裁适用于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行、解除、工作时间、休假等方面的争议。劳动仲裁程序与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公正、快速、高效的解决争议的渠道,劳动仲裁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公平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