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立春养生要早睡早起吗?
立春时节作息要“晚睡早起”,《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关于立春时节养生要晚睡早
起的说法,民间也有“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的民谣。立春以后,天气转暖,阳气回升,万物升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晚上时间随之变短,我们的作息也应随着这种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此时“晚睡早起”就变得很有必要。
这样做可以防止人体受到春天气息的震荡。“晚睡早起”事实上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养生方法,否则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例如会导致人体内的阳气受到抑制,从而使人体气息不畅,邪气也会趁虚而人,造成“上火”,还可能伤害到肝脏,使肝气不畅。而因为阳气受到抑制,到了夏天还可能产生寒性病变,导致能量不足,引发一系列疾病。
因此说,立春时节“晚睡早起”能够给人体一个生发的机会,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生之道。
当然,“晚睡早起”也要适可而止,不要极端化,晚睡也不宜过晚,早起也不宜过早。立春时节睡眠的最好时间是晚上23至早晨6点多。
春季要夜睡早起吗?
春天到来,随着气温升高,气候逐渐变暖,人的皮肤松弛,毛孔放大,皮肤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尤其到谷雨节气后更为明显。这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此时,调整好睡眠,对春季养生极为重要。初春应“夜卧早起”,也就是晚睡早起。其实,春天提倡晚睡早起并不新鲜,我国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养生民谚,“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它就是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提倡的春季养生概要引发出来的,睡眠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有精辟论断,“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是讲,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饭后、睡前闲庭漫步,不仅可消食化气,还可无思无虑,心身得以休养,神清气爽。
但同时要注意,春天,尤其在初春,乍暖还寒,还需视天气增减衣服,预防春温的发生,把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阻挡于外,所以说适当“春捂”也是必要的。春季睡眠宜“按时入睡,过时不候;午睡一刻钟,能夜补一小时;体脑并用,形与神俱,精神乃治”。优质睡眠可护肝 一般来说,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恢复的时间,这时要保证人体进入睡眠,肝脏才能得到充分休息,恢复元气。还有专家说,睡眠时肝脏的负担最轻,而且人体是卧着的,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脏恢复。 按照人体需求,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肝脏和其他身体器官的健康。一般来说,人一天睡七八个小时是比较正常的,根据个人体质不同,略有相差也问题不大。但要特别提醒年轻人不要熬夜,如果偶尔有一两次晚睡,第二天通过午睡等方式“补”回来问题还不大,但如果长期熬夜,或者一段时间熬夜一段时间又猛睡,毫无规律,则会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对心脑血管健康也不利,“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最重要的”。
春季要晚睡早起?
春季天气渐暖,应当早睡早起,早晨起来在公园、路边散步,能保持一天充足的精神。
夏天应当晚睡早起,夏天不适应剧烈活动。
秋天跟春天基本符合。
冬天应当早睡晚起,
这样才能符合养生之道。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