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不给,如果情况严重需要打官司。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问题。在协商过程中,劳动者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如果用人单位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这将是最快捷的解决方法;
2、投诉举报: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将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3、提起诉讼:如果协商和投诉举报都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并要求法院判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
工资不给打官司的材料准备如下:
1、起诉状;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 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近三个月内的工商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同时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主要负责人证明书;
3、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 公民代理的,同时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律师代理的,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的公函和律师执业证件的复印件;
4、工资拖欠的证据,具体包括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或有公司负责人的录音录像等。如果能设法取得单位直接出具的结欠工资证明则最好。
综上所述,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多种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采取法律行动之前,建议劳动者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通过和解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选择采取上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