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短尾蝮_草上飞_地扁蛇_短尾腹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短尾蝮_草上飞_地扁蛇_短尾腹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来源:赴品旅游

短尾蝮:别名草上飞_地扁蛇_短尾腹,为蛇目、蝰科、亚洲蝮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长江中下游、朝鲜半岛,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区的灌丛、草丛。夏季、秋初分散活动于耕作区、沟渠、路边和村落周围。1907年命名,共2个亚种。

具管牙的剧毒蛇类,有颊窝。体形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多利用树洞、鼠洞等现成的洞穴穴居。

科目分类:蝰蛇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居住环境:洞栖 ;最大体型:80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14年 ;适宜温度:26℃±4℃ ;食物饲料:肉食

短尾蝮形态特征:

全长45-80cm。鼻间鳞内缘较长,外缘尖细且略向后弯,呈逗点状。鼻鳞较大,分为前后两片。鼻孔圆形,位于较大的前鼻鳞后半部,开口朝向后外方。鼻鳞与窝前鳞相接,其间无小鳞。生活时,头背深棕色,枕部中央有一浅褐色桃形斑。眼后到颈部有一镶深棕色边的褐色纹,其上缘又镶白色纹。上唇缘和头腹面灰褐色。体背面浅褐色,正背面有两行深棕色近圆形大斑,彼此交错排列,圆斑中央色略淡。

短尾蝮生活习性:

属晨昏性蛇类,在热天,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活动最频繁。每日的活动高峰在寒冷的天气是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在炎热天气是晚上8点到下午2点。

短尾蝮饲养方法:

因分布广、栖息环境多样,其食物组成亦较多样。多以鱼、泥鳅、黄鳝、蛙、蜥蜴、蟾蜍、蛇、鸟、鼠类为食。幼蛇吃泽蛙、蚯蚓、蜈蚣、蚁卵及某些昆虫。

短尾蝮繁殖方式:

多于5月及9月交配。交配多出现于下午2点至晚上10点。初生仔蛇全长140-170mm。产仔多在凌晨2点到7点。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