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体的基础解释

四体的基础解释

来源:赴品旅游

四体的基础解释是:∶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

四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四体详细内容】

⒈四肢。引《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清赵翼《偶书所见》诗:“乃厌四体勤,专想饱且燠。”⒉指整个身体,身躯。引唐顾况《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⒊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引《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杜预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⒋指晋卫恒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字法昉自《四体》。”原注:“晋卫恒撰。”⒌指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引清马国翰《<四体书势>序》:“恒於四体,自作古、隶二势,篆述蔡邕,草述崔瑗,合而讽诵,如出一手。”⒍今亦通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⒎集句诗的别称。引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王荆公莫年喜为集句,唐人号为‘四体’。”

二、网络解释

四体四体,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三、综合释义

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清赵翼《偶书所见》诗:“乃厌四体勤,专想饱且燠。”指整个身体,身躯。唐顾况《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杜预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指晋卫恒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字法昉自《四体》。”原注:“晋卫恒撰。”指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清马国翰《<四体书势>序》:“恒於四体,自作古、隶二势,篆述蔡邕,草述崔瑗,合而讽诵,如出一手。”今亦通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集句诗的别称。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王荆公莫年喜为集句,唐人号为‘四体’。”四体[sìtǐ]手足四肢。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宋.苏轼〈教战守策〉:「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比喻兄弟或国君的辅佐大臣。《仪礼.丧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参见「四体书」条。

四、网友释义

四体,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五、关于四体的词语

多媒体编辑软体  内团体与外团体  初级团体和次级团体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  主体与客体  体体面面  

六、关于四体的造句

1、一方净土,两目清爽,三花烂漫,四体平安,五福相伴,六六大睡,七窍舒畅,八仙好梦,九九萦回,十分踏实,世界睡眠日,祝福你,睡眠香香,身体棒棒,百事可乐,万事如意。

2、饱食终日俾昼作夜不稼不穑不劳而获饭来张口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拈轻怕重如丘而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游闲公子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3、由于复杂的四体遗传特性,目前已构建成功的苜蓿遗传图谱大多数是二倍体苜蓿,四倍体栽培苜蓿遗传图谱较少。

4、后投学儒门,数十年来,晨兴夜寐,俯读仰思,澄神离形,寝食俱废,惟以经书六艺为主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实乃山林闾巷中一介卑贱之士。

5、据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张芝学书即如醉如痴“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

6、孔夫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栖栖惶惶,有人嘲笑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实际上就是这种态度的鼻祖。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四体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