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和诗句

一和诗句

来源:赴品旅游

一和的相关诗句是:这是唯一和我应答的笑意、一和长官契、四大一和合。

一和的拼音是:yī hè。注音是:一ㄏㄜˋ。结构是:一(独体结构)和(左右结构)。

一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一和详细内容】

古指一个小笙。《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郑玄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按:《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和协;和谐一致。《淮南子·本经训》:“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於阴阳,一和于四时。”高诱注:“一,同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离同则肝胆为胡越,合异则万殊而一和。”《隋书·音乐志下》:“四海之内,一和之壤。”一会;一番。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説与我每一和,又説与我公一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元石德玉《黄粱梦》第四折:“睡朦朧无多一和,半霎儿改变了山河。”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一和[yīhè]一回、一番。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一和,糊涂做一片。」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咱参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一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自家当朝一日,和那妇人叫了一和,两下都有言语。」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俺这厮侧身儿搂抱着。」

二、汉语大词典

(1).古指一个小笙。《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郑玄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按:《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2).和协;和谐一致。《淮南子·本经训》:“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一和于四时。”高诱注:“一,同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离同则肝胆为胡越,合异则万殊而一和。”《隋书·音乐志下》:“四海之内,一和之壤。”(3).一会;一番。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说与我每一和,又说与我公一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元石德玉《黄粱梦》第四折:“睡朦胧无多一和,半霎儿改变了山河。”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

三、国语辞典

一回、一番。一和[yīhé]⒈一回、一番。引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一和,糊涂做一片。」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咱参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⒉一会。引《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自家当朝一日,和那妇人叫了一和,两下都有言语。」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俺这厮侧身儿搂抱著。」

四、辞典修订版

一回、一番。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一和,糊涂做一片。」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咱参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一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自家当朝一日,和那妇人叫了一和,两下都有言语。」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俺这厮侧身儿搂抱着。」

五、关于一和的诗词

<<《和仲咸诗六首之一和与喻丰阳夜话》>>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貍》>>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貍》>>  <<《杂诗·四大一和合》>>  <<《贤良一和五篇不可及》>>  <<《酬林一和闲斋见怀之作》>>  

六、关于一和的英语

echo each other  join in chorus  quoth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和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