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疾病很多都具有复发性,导致疾病顽固难治,虽说紫癜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皮肤疾病,相信很多人都对紫癜不是很了解,但是一旦发病也是需要很注意的。那么,紫癜症状有哪些?怎么诊断?
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该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紫癜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出现,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粘膜。皮疹多样,小者如针尖样,大者则成瘀斑或血肿,亦可融合成片。皮疹颜色初起淡红或鲜红,压之不退色,数日后转成淡紫淡青而逐渐消退。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
紫癜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剂等)以及花粉、蚊虫叮咬等。 一般来说,过敏性紫癜85%与感染有关。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肠道寄生虫病等要及时治疗,并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可通过生物检测仪或经血液检测到。
紫癜的诊断: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束臂试验阳性,则提示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等均正常,则提示为过敏性紫癜。
因此,虽然说紫癜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诊断与治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患者朋友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希望您可以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