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通常出现在妊娠的后期28~36周,子宫胀大压迫静脉,造成血液的回流受阻促使了痔疮的发生和加重。那么,怀孕后如何治痔疮呢?
孕妇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孕妇痔疮发生率高达76%,痔疮虽然说是“痔”但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脓疮完全不同,它是直肠下端黏膜及肛门皮肤深面的痔静脉丛血管扩张、弯曲、隆起而形成的静脉团。
孕妇痔疮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便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排便不顺畅除了容易引发痔疮外也致使人体垃圾滞留在肠管内,时间长了体内代谢物中的水分被蒸发掉,就更难以排出体外,同时还会散播出一些毒素,原本应该排泄的代谢产物又被人体吸收,因而会导致中毒。这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不小的危害。
虽然痔疮可以经手术治疗,但妊娠后期一般不宜手术。孕妇患痔疮后应主要靠饮食调节和每天熏洗坐浴来治疗:
1.多吃含纤维素、有润畅通便作用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黄花菜、木耳和苹果、桃、梨、香蕉、瓜类等。若有排便困难,可食用蜂蜜或一些含植物油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仁等。
2.熏洗坐浴可用大黄、黄柏、黄岑、苦参煎水,每日便后或早晚两次,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还可用艾叶、花椒、槐角或槐花、马齿苋、无花果、侧柏叶等煎汤熏洗坐浴。或是用棉球或纱布蘸汤敷于患处,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有效缓解痔疮。
最后,相信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应该有所收获吧,不妨继续了解孕期保健的相关文章,增进对孕期保健的认识,做好孕期保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