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我国历史久远,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习惯了喝茶的生活,甚至每天要以一杯茶开始一天的生活。每天喝一杯茶,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用来养生的茶,在喝的时候是有很多的讲究的,也有很多禁忌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关于饮茶的九大讲究
1、如何冲泡一壶好茶
要冲泡一壶好茶要注意的事项为茶叶、水、温度、时间、茶具等,只要掌握这些要素,必能冲泡出一壶好茶。
2、四季喝茶各不同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3、不是人人都能喝
虽然茶叶中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能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茶会使人“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4、不是越新鲜越好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5、不是在睡前饮茶
睡前最好不好喝茶,因为茶会刺激到脑皮层从而导致失眠。刚开始喝茶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饮茶会影响到当晚的睡眠,导致入睡困难,甚至影响第二天的精神,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6、不要在饭后马上饮茶
据营养学家分析研究,饭后饮茶会导致人体内铁质不足。
7、不能用“前滚水”泡茶
8、不要饮用过热的茶
温度过高的水,对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的黏膜都会产生烫伤而致充血,久而久之可导致炎症。现代医学认为,炎症往往可以造成癌变。
9、老人饮茶宜淡不宜浓
众所周知,茶有提神醒脑、促进消化、有益健康的作用。但是保健专家提醒:如果饮茶过浓,就会伤害身体。对于老年人来说,注意饮茶的浓度对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喝茶是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究竟,喝茶有什么好处,大家知道吗.喝茶在很多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喝茶的好处相信不少人是不曾深究的。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欧共体 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茶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饮品了,对于年轻人而言,它同样有很多好处。好处多多的饮茶时值得推广的,那么饮茶的好处都有哪些呢。经过人们的总结,饮茶的好处共有十四条: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饮茶对于老年人摄生保健、祛病延年极有帮助。而茶叶正是清热之品,常喝自然有帮助。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茶叶,功效互有差异。下面就介绍一些古人常喝的茶配方。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茶叶,功效互有差异。其中,雨前茶(如龙井)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因为它甘寒无毒,香味鲜醇,"得先春之气,寒而不烈,消而不峻"。故若有规律地适量饮之,不少虚热病症就能在品茗谈笑中消失,对祛病延年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茶叶具有治痢、明目、降火、解毒、益思、清热、消暑、消食、利尿、强心、少卧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对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防治高山不适,防治中毒,防治肠道疾病,防治皮肤与口舌生疮,防治膀胱炎和尿道感染,提精神,助消化,治结核,防癌等均有神奇疗效。不仅是老年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用适当茶叶来喝。
在中国,几乎每个家庭里都储存了一些茶,即便自己家中没有人喝,因为茶是接待亲戚朋友的好东西。饮茶虽然好,饮茶的人也很多,但是能从饮茶中获得好处的人却很少,甚至可能喝出问题。那么,饮茶的禁忌有哪些呢?
其一,饭后一杯茶
有人说饭后来杯香醇、浓郁的茶,不但能够帮助消化,还是生活中的一大享受,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而且还是喝茶的一大禁忌。
饭后喝茶呵能为日后埋下贫血的隐患。因为饭后马上喝这种含咖啡因的饮料,会破坏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长此以往可造成贫血。
如果想要避免贫血症状的发生,至少应该在饭后间隔2~3个小时,等胃排空后,再喝茶。平常也可以多摄取绿叶蔬菜、红豆、猪肝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日后才能避免贫血症状的发生。
饭后饮茶除了会给贫血埋下隐患之外,还很容易造成脂肪肝。有人在吃完大鱼大肉之后喜欢马上喝茶,为的是解解腻,岂不知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茶叶中含有的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从而引起脂肪肝。
其二,反复冲泡与饮用隔夜茶
一些人茶叶一次放得很多很多,从早到晚反复冲泡。殊不知,茶叶浸泡的时间长了,所含的有益物质(包括维生素C)已大大减少:在气温高时,还易受微生物污染,不符合饮食卫生。此外,有的茶叶含铅量超标,冲泡的时间长了,茶水中含铅量明显增加。因此,泡茶时茶叶应少些,冲泡3次后应重新沏泡。
茶中的胺类物质会与亚硝酸盐产生化学反应而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公认的强致癌物质:而这类物质的形成,与隔夜茶有很大关系。
其三,喝头遍茶
有些人对于喝头遍茶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还不知道,茶叶在生产、包装、运输、存放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另外,农药会在粗糙的茶叶表面有残留。因此,将头遍茶弃掉,有利于去掉大部分农药和霉菌等有毒有害的物质,以防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
其四,饮茶过浓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或者经常喝茶的人习惯多放茶叶,目的就是喝茶叶那个浓浓的苦涩味儿。却不知,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高,对大脑中枢神经的刺激较大,当人的兴奋性提高,人的精神活动也就显得十分活跃。尤其是在睡前喝浓茶,更会影响睡眠,甚至造成失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年老体弱者忌喝浓茶,因为茶叶寒凉,侵袭脾胃,时问长了,会逐渐损耗元气,甚至诱发肠胃病一茶碱能增强胃酸分泌,因此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忌喝浓茶,否则会加重病情。
其五,空腹饮茶
我们知道,空腹不能喝酒,其实喝茶也是一样。简单地说,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炎。加上空腹状态时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某些不良成分被大量吸收,引起头晕、心慌、手脚无力、腹中饥饿、心神恍惚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醉茶”,对健康有害。
其六,煮茶喝
喝茶的人中不乏一些喜欢煮茶喝的人: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饮茶习惯:要知道在高温作用下,鞣酸过多地溶出,挥发油在煮的过程中散发,维生素C在高温中被破坏,不仅茶味苦涩,而且大大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因此,最好不要煮茶喝,即使煮茶,水温也忌过高,以80℃左右为最好。
结语:安静的时候,为自己泡一杯茶,躺在沙发上读一本书,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而且喝茶有那么多好处,只要稍微讲究一点,就可以轻松的养生。拿起手边的茶杯,放些许的茶叶,倒一些水,很快茶叶的清香就漂浮在空气中。这么有益于自身的活动,赶紧去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