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泌达是近年来新上市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为是拟肠降血糖素药。药理研究发现,百泌达可促进胰岛素从β细胞中释放,并且仅在葡萄糖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引起胰岛素释放。当血糖浓度下降并接近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下降。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百泌达能减少高血糖期间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浓度,使肝葡萄糖输出量降低,减少胰岛素需求。但百泌达不会损害对低血糖的正常胰高血糖素反应。百泌达还可以减慢胃排空,从而减慢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循环中的速率。
为了观察百泌达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人员进行了百泌达与甘精胰岛素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每周1次艾塞那肽治疗的有效性可持续3年。
研究对象为二甲双胍单药或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已达最大可耐受剂量且治疗3个月或更长时间后依然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共456例[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A1c,HbA1c)为7.1%-11.0%(54-97mmol/mol)]。
研究人员随机分入百泌达组和甘精胰岛素组,两组患者在其原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每周1次的百泌达(2mg皮下注射)或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滴定至达标)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至少接受1剂研究药物治疗的患者在3年研究期间HbA1c相对于基线的变化情况(即校正意向性治疗分析)。
结果显示,百泌达组与甘精胰岛素组HbA1c变化值的最小方差均值分别-1.01%和-0.81%。
艾塞那肽组短暂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甘精胰岛素组[恶心:15%vs.2%;呕吐:6%vs.3%;腹泻:14%vs.7%],但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于百泌达治疗26周后明显下降。艾塞那肽组与甘精胰岛素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同[15%vs.15%]。而甘精胰岛素组校正风险后的总体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艾塞那肽组的3倍。
研究结果说明,每周1次百泌达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可持续3年,是未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效药物选择。
目前,百泌达已在我国上市,用于服用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联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联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