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是工种预后较好的自身免疫病。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代替和对症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因长期干燥而造成口、眼局部的损伤和纠正脏器损害对身体的影响。那么,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如何护理?
干燥综合征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见于儿童。其诊断方法如下:
1.血常规半数病人可出现轻度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个别病人可出现轻度白细胞减少。
2.生化学检查半数病人可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升高为多株峰型,主要在γ球蛋白部分,亦可有α或β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可高达40~60dl,合并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者更为明显。
3.免疫学检查IgM、IgA和分泌型IgA升高,个别病人可发现有巨球蛋白和冷凝集素。由于血液中存有IgG及其复合物,故有时血液黏稠度增加。
4.玫瑰红或荧光素染色试验1%玫瑰红或2%荧光素行角膜结膜染色,可显示出风湿病的重叠有溃疡。用裂隙灯检查可发现部分剥离的角膜上皮丝、角膜碎片或表浅性角膜基质浸润。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燥综合征的诊断。那么,如何护理?
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可给以人工泪液。以减轻角膜的损伤,常用0.5%~1%甲基纤维素眼液点眼,每0.5~0.3小时1次,也可用硫酸软骨素溶液、润舒滴眼液等。若有角膜上皮脱落及溃疡可用四环素眼膏等。除非有特殊指征,应避免局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角膜变薄,甚至穿孔。
必要时,夜间可戴软性眼罩,以防止泪液蒸发。以眼于为主要症状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可进行包括泪小管在内的上下泪点凝固封锁术,以保存泪液。溴己新(必嗽平)16毫克口服,每月3次,具有黏液溶解作用,也被用来减轻口、眼干燥,但疗效尚难肯定。
最后,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干燥综合征的相关讯息,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