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被认为一种慢性的综合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吃什么药?
在以往,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通常首选消炎止痛药,再不行就用激素。然而学术界已经证明,消炎止痛药无法阻止病情进展,激素更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鸦 片”,不少病人通过激素缓解疼痛,却招来骨质疏松、感染、糖尿病、体型改变等副作用。依靠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危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数种:
(1)水杨酸盐类药:临床上较为多用,每次剂量0.5~1.0g,4次/d。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目前多选用肠溶性制剂。
(2)金制剂:在前者不能控制症状时,可以用硫羟苹果酸金钠或硫葡萄糖金等金制剂药物肌内注射,第1周10μg,第2周25μg,以后每周可达50μg。用药时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有肝、肾及血液疾病的患者慎用。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主要用于严重的、活动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MTX)每周1次给药,用量酌情选择,其剂量范围为2.5~15μg。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脏及血液系统的变化。
其中甲氨蝶呤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治疗作用强、副作用小的药物,适合于作为类风湿的长程治疗药物。甲氨蝶呤价格低廉,症状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月不到5元人民币,而注射甲氨蝶呤每月药费也只需二十几元。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