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啥病啊?有什么危害?虽然人们经常谈论痛风石,但是大家对于痛风石还是了解不多,那么,接下来为大家解惑。
痛风石是指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一般认为,血尿酸在0.54毫摩尔/升以上时,50%有痛风石。多见于起病后的某个时期,平均为10年左右。总之,血尿酸浓度越高,病程越长,发生痛风石的机会越多。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由于尿酸有抑制细菌的作用,继发感染少见。发生在手足肌腱附近的结石,常影响关节活动,有时需手术治疗。
近年来,由于痛风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且降低血中尿酸的有效药物逐渐增多,应用渐广,所以痛风石的出现已见减少。
那么,痛风石有什么危害呢?
痛风石大小不一,小者如同米粒、针尖,大者如同鸡蛋黄大小。在的痛风石多为圆形,中心有较硬的结节,四周为还未结成坚硬如石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流出一些像石灰渣一样的干酪状物质,而且伤口很难愈合。由于尿酸有抑制细菌的作用,继发感染少见。发生在手足肌腱附近的结石,常州影响关节活动,有时需要手术治疗。
痛风石的危害是彻底性的,它会在关节附近的骨髓中侵入骨质,进而影响骨髓功能,造成骨髓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如足趾上尿酸结晶的不断沉积,则容易形成巨大的痛风石,造成不能穿鞋、行走困难等恶果。
相信现在大家对于痛风石都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也都知道了痛风石的危害。因此,一旦发现痛风石,应尽早治疗,避免痛风石给日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