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故意伤害致死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是什么?

故意伤害致死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是什么?

来源:赴品旅游

故意伤害致死和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故意伤害他人的意图,而后者是由于过失造成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取决于受害人的伤势程度,轻伤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或致死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也需考虑行为人的预见和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有明显区别,量刑标准也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一、故意伤害致死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是什么?

根本区别在于前罪具有伤害他人朝故意,其死亡结果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没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过失致人死亡。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成立,客观上要求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对死亡没有故意,但具有预见可能性。张明楷教授指出,既然是伤害致死,当然必须将死亡者限定为伤害的对象,即只有导致伤害的对象死亡时才能认定为伤害致死。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主观上,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致人死亡的结果,且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把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相比较,两者的相同点是:在主观上对死亡的结果都处于一种过失的状态,在客观上都造成了死亡的结果。不过,两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时,行为人本身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只不过死亡这种结果的发生对行为人来说是一种过失。所以,主观方面表现为伤害的故意和致人死亡的过失这两种形式的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构成故意伤害罪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主要参考受害人受伤程度。犯罪分子致使受害人受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罪分子致使受害人受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致使受害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受害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若鉴定结果为轻伤,即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如果行为人被定性为故意伤害罪,则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这两者的法律概念不同,认定故意伤害罪以后,要参考受害者的受伤程度来确认量刑的标准,只是轻伤的,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就可以,若鉴定为重伤及以上的,需要从重处罚,可以判3~10年有期徒刑,也可以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结语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前者是指行为人有意伤害他人,但死亡结果并非出于其意愿,而是因其他原因所致;后者则是指行为人无意犯罪,但由于疏忽或过失导致他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加重犯,要求行为与死亡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且行为人对死亡没有故意,但具备预见可能性。过失致人死亡罪则要求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并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且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量刑上,故意伤害罪的判决主要考虑受害人受伤程度,轻伤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或死亡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