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脖子蛇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很多地方都被认为是一种无毒蛇,因为野鸡脖子蛇接近后沟牙毒蛇,但野鸡脖子蛇的后沟牙十分短小,在蛇口的后面,加上个性比较温顺,一般咬人不会很深,除非咬人时带有吞咽动作,这样的话,后沟毒牙一般也就咬不到人了,所以有些人被咬后,也不会中毒。
虎斑颈槽蛇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200克到400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看见野鸡脖子蛇为什么要打死
野鸡脖子蛇是一种微毒的游蛇。
虎斑颈槽蛇有着很多俗称,称为野鸡脖子、野鸡脖子蛇、野鸡脖子毒蛇、雉鸡脖等,是因为这种蛇的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颈部位置为鲜红色。
注意。
很多人都遇到过打了一条草花蛇,附近会出现两条、三条草花蛇等情况,这很有可能蛇类有自己特定通信频率,或者这种蛇的嗅觉对同类的气味非常灵敏,当蛇遇到危险时候,会释放出某种气味或者某种物质可以让其它的蛇感应到,附近的蛇会嗅到它的遇险化学信号过来。
也有可能是偶然的情况,毕竟草花蛇是一种常见的蛇类,繁殖能力比较强,种群数量比较多,加上中午又是高温的天气,正是这种游蛇最为活跃的时间,它们会到处活动,寻找食物,容易遇到多条的草花蛇一起爬行出现。
这是什么蛇
草蛇,水游蛇(Natrix natrix Linnaeus)是游蛇科,水游蛇属的无毒蛇。蛇体全长最长可达200厘米。头背部橄榄绿色,枕部两侧有一对较大的鲜明橘红色或橘斑;腹面灰白色,几乎每一腹鳞都有1-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色斑,有的其间还散以黑点。生活于各类水体,如池塘、湖泊、溪流、沼泽、沟渠等。
我们这里有一种蛇,俗名野鸡项,请问有毒吗?
有毒。
野鸡项:
中文学名红脖颈槽蛇,俗名野鸡项、虎斑颈槽蛇、扁脖子等,为游蛇科颈槽蛇属的爬行动物,属后毒牙类毒蛇。在齿槽后方具有较大的牙齿,形态上非常接近后沟毒牙的毒蛇。其毒腺与毒牙没有导管联通,其毒液不通过毒牙导管,是通过其他的物理方式进入被咬者的伤口。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垂直分布范围,沿海低地(中国海南与)至850-2250米(滇西高原)。主要生活大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常在河谷坝区的水稻田、缓流及池塘中活动捕食。树栖,穴居,白天活动,多发现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主要以蛙、蟾蜍、蝌蚪为食,也吃小鱼、昆虫、鸟类、鼠类。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贵 州,云南等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脖颈槽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斑颈槽蛇
“野鸡脖子”是什么蛇?
虎斑颈槽蛇(虎斑游蛇)Rho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游蛇科,颈槽蛇属。俗称野鸡脖子等。
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200~400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
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虎斑颈槽蛇是我国学术界广泛争议的一种蛇类,由于性格温顺,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是无毒性的蛇类。其实它是毒蛇(过敏体质有中毒死亡先例,在日本被归为毒蛇)但性格温顺。比较适合做初级宠物毒蛇饲养。
野鸡脖子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鸟类、鼠类。虎斑游蛇为卵生,每年6~7月间产卵,每次10枚以上 ,也有多者可达47枚。孵化期为29~50天不等。蛇体长15~17厘米。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