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质量意识培训

质量意识培训

来源:赴品旅游

质量意识培训

  1. 何为质量?何为质量意识?
    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2. 意识:人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识别能力及清晰程度,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3. 品质控制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操作者品质控制,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个人负责制造,因此产品的质量好坏就由同一个人处理
      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控制,由领班负责作业员的品质。
      第三阶段,检验员品质控制,指定专人负责产品检验。
      第四阶段,统计品质控制,诞生了抽样检验标准和在品质控制中引入统计手法
      第五阶段,全面品质管理,全面品质管理的概念是把以往的品管的做法前后延伸至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品质设计、原料管理、品质保证及售后服务,建立品质体系。
    4. 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对质量的思想认识、信念以及质量素养,对质量的评价等,都属质量意识的范畴。质量意识对质量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说质量意识是度量质量态度的基础。

1,质量意识就是在思想中形成一种在日常工作自发式的质量观念;
2
,它包括质量概念的理解接受/思想上意识形成/行动上的自发状态培养等内容;
3
,质量概念,ISO基本知识,质量意识
4
,质量文件程序文件与实际操作实际记录的一致性
5
,培训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总结

 

    1. 质量态度

质量态度是人们(职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通过意见和举止反映出来。意见是态度的言语表现,态度不仅反映在言语所表现的意见上,更主要是反映在不属于言语的行动上。行动上反映出来的态度往往才是真正的态度。态度具有稳定性,人们(职工)的质量态度一旦形成,在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而且将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1. 质量态度的功能

质量态度一般具有以下的功能:1 对行为的方向性和对象的选择性具有调节作用。如一个职工对质量工作抱有肯定态度,就会乐意参加质量工作,重视质量工作;相反质量态度不端正,就会反感,忽视质量工作。(2 对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作用。人们对抱有积极态度的事物容易接受,对抱有消极态度的事物则不容易接受,学不好,记不牢,易出差错等,都与态度有关。(3 预定对对象事物的反映模式。态度是在过去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经形成之后,就会使人对某种对象或事物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重视质量,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相反,质量态度差,一听到质量误码题就会产生反感,也难以把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4 导致情绪上的不同体验。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不一样,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也不相同,质量态度是一种习惯的心理倾向,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特别是在工作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质量态度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形成过程产生相一致的反应,在连续不断的影响和反应作用和被作用下,人们不断修正并完善自己的质量态度,从而逐渐与社会对企业要求趋于一致。

    1. 观念的认知:

(如第一次就做对,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等),统计手法的应用等

    1. 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

1.食品名称;
2.
应当标注的配料表;
3.
生产(分装)者的名称和地址;
4.
应当标注的质量等级;
5.
生产(分装)日期;
6.
保质期或者保存期;
7.
应当标注的产品标准号;
8.
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

    1. 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1、有了解所购商品质量的权利,即了解权;
2
、有获得商品服务、计量、卫生、安全等保障的权利,即保障权;
3
、有自由选择商品、拒绝购买搭配商品的权利,即选择权;
4
、有要求责任方修理、重作、更换、退货或赔偿经济损失的权利,即索赔权;
5
、有向技术监督、工商行政、法院、消费者协会等管理部门投诉的权利,即投诉权。

 

  1. 谁是我们的客户?
    1. 下道工序是我们的客户
    2. 下级是我们的客户
    3. 协作部门是我们的客户
    4. 消费者是我们的客户
    5. 与我们工作有关的人是我们的客户
    6. 与我们生活有关的人是我们的客户

 

  1. 品管的目标是全员品控、自主品控
    1. 仔细想一下质量意识,感到它可能会发展成一种技能,但取消了品管部以后对质量负有责任的人的质量意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了,应该成为现在专门的品保工程师的经验和技能延续,使其成为类似于一个人的工程背景,成为一种技能和态度的组合体。取消质量部并不是不要品管,而是恰恰相反,变成了人人都是品管,但那需要足够高的质量意识,就像中国的共产主义需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实现一样。没有品管的品管是品质管理发展成熟的最终产物。
    2. 强调质量检验并不能改进质量,而是要改善整个生产系统,让产品首次生产出来就没有误差,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后再想办法去弥补,质量的标准是绝对优良,任何管理上的松懈都无法生产出世界级的产品,质量的衡量要从整体上来看待。
    3. QC七手法
  2.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见公司下发制度)

 

 

 

 

 

 

 

 

 

 

 

  1. 各岗位主要控制点

 

车间主要控制点

 

岗位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倒面

和面

压延

蒸煮

切割分排

油炸

冷却

包装

入库

1

原物料配比

2

3

0

0

0

2

0

2

0

2

环境卫生

2

3

3

2

2

2

2

3

2

3

设备卫生

2

3

2

2

2

2

2

2

1

4

人员卫生

2

3

3

2

2

2

2

3

2

5

异物

3

3

3

2

2

3

2

3

1

6

盐水浓度

0

3

1

1

1

1

0

0

0

7

和面配水

0

3

1

1

0

1

0

0

0

8

水温

0

3

1

1

0

1

0

0

0

9

和面时间

0

3

2

2

1

2

0

0

0

10

和面干湿

1

3

3

2

1

2

0

0

0

11

和面效果

1

3

3

2

1

2

0

0

0

12

熟化时间

0

1

3

2

1

2

0

0

0

13

面片厚度

0

1

3

2

1

2

0

0

0

14

粗并\挂条及毛刺

0

1

3

1

1

2

0

1

0

15

面刀

0

1

3

1

1

2

0

0

0

16

花型

0

2

3

2

1

2

0

0

0

17

连压转速

0

1

3

1

1

1

0

1

0

18

蒸面汽压

0

1

1

3

1

2

0

0

0

19

蒸面时间

0

1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