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信息
第 24 期
(总第613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年06月22日
国信观点: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新能源发展浪潮
最快预测: 出口贸易形势及应对政策效果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四大取向分析
政策前瞻: 国务院: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
银监会:明确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新规
我国节能减排取得进展 单位产值能耗持续下降
权威之声: 吕随启:国有股转持的影响和利弊
易宪容:中国开始通货膨胀了吗
产经动态: 5月煤炭进口创新高 出口创11年来新低
今年全球液晶电视预计同比增21%
土地成本仅占房价二至四成
要情分析: 全球经济复苏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新能源政策可借鉴日本成功经验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国家不约而同提出未来将着重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有效增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新能源发展浪潮。新形势下,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占据新能源发展高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世界新能源发展浪潮
金融危机爆发后,新能源产业成为世界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危机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扶植领域。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在清洁能源技术上领先的国家,必将引领21世纪的全球经济”。
美国政府新任总统奥巴马早在就职演讲中便提出未来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重新夺回新能源的领导权;此后出台的新经济刺激计划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植,计划投入600多亿美元应用于清洁能源领域;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未来20年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发电将占日总用电量的20%。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推出本国新能源发展规划。此外,年初德国、西班牙等国组织形成了国际新能源组织,表示将在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使用新能源推广与研发。
总之,在各国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预计将成为危机过后国际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二、中国应对策略
我国目前已将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正在研究制订,并计划未来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三方面积极应对国际新能源发展浪潮。在已有政策基础上,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1.确立新能源产业重点扶植范围
目前国际上关于新能源很难界定,各国的说法不一,我国把新能源主要界定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如对煤炭清洁的高效利用,车用新型燃料等。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对资金需求量较大,我国下一步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植应选择带动力强的重点产业加以投资。在重点项目确定范围上,可以考虑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五大重点领域,对比美、欧、日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的相关产业,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特点与优势,将太阳能、风能、汽车混合动力能源等产业作为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投资与开发的重点产业,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投资等形式加以支持。同时,鼓励重要新能源产品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扩大我国“节能产品目录”,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对于采用清洁燃料、太阳能产品、生物降解等产品的企业实施相关财税补贴。
2.提高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额度
建议在4万亿投资计划基础上,制定新的新能源产业专向投资计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新能源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为政府投资重心,同时加强公益性强的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与此同时积极规范投资标准,对于新能源工程、项目、产品的环境影响等外部效应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技术标准等规制和财政转移支付(通过税收、收费或补贴影响私人投资和经营)等手段加以干预。对于存在明显的需求加强区域、部门协调的新能源设施和服务,政府应该对投资和经营标准进行规制。在此基础上,推动投资主体多样化,可以考虑设立新能源投资专项基金,通过政府参股方式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合理引导,放大民间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组建绿色经济专业投资公司,其组建形式可以按“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组建,也可以按政府、企业或民间共同参股形式组建。
3.完善与新能源发展相关的财税体系
一是完善有利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和收费政策。可以考虑对国际新能源、低碳技术设备进口予以税收减免;通过财税优惠或退税政策,吸引节能减排、新能源等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为生产新能源产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二是制定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税收政策。可以考虑从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销售—消费—报废”的产品生命流程各环节采取不同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对企业与技术提供商实行税收减免或补贴,对节能生产设备实行加速折
旧;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所得税税率;对流通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对消费者免收此类商品消费税,降低新能源汽车燃料税税率;对专门回收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适当减免所得税。三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增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技术研究的财政科研费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能源、资源效率技术的推广项目,对其中的重点、重大项目采取政府全资扶植方式,其他项目以贷款或部分拨款形式推进,等等。
(执笔:闫敏)
一、1-5月进出口形势的分析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进出口双双严重下滑。2009年以来,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同比降幅扩大,环比略显好转。从同比看,1-5月进口、出口累计同比降幅分别为28%和21.8%。尽管1-3月降幅逐月收窄,但4、5月份降幅再度扩大,5月份当月进口同比降幅扩大至25.2%,出口当月同比降幅扩大至26.4%。经过季节调整,5月份进口下降17.7%,出口下降22.8%。从环比看,进口和出口5月份环比4月分别增长4.4%和0.2%。从贸易方式来看,1-5月份,一般贸易出口累计下降22.1%,进口累计下降24.8%;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累计下降25.4%,进口累计下降33.2%;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累计下降23.3%,进口累计下降31.7%。从与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出口贸易看,1-5月份,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出口贸易继续下降。
图1: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国进出口贸易走势(当月同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表1:1-5月与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
国家或地区 | 进口(%) | 出口(%) |
日本 | -28.1 | -19.9 |
韩国 | -24.7 | -33.4 |
东盟 | -30.9 | -20.4 |
欧盟 | -16.4 | -24.8 |
美国 | -17.4 | -16.9 |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二、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彻底复苏尚需时日
当前,导致我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研判出口形势是否趋于好转的关键取决于世界经济形势是否得到明显的好转,外需是否改善。
IMF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近期连续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IMF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近期连续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在2009年4月2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1.3%,其中发达经济体2009年将全面陷入衰退,经济收缩3.8%,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发展大幅放缓,增长将仅为1.6%。
表2:美国、日本、欧元区GDP数据(%)
指标 | 美国 | 日本 | 欧元区 | ||||
实际GDP 同比 | 实际GDP环比折年率 | 同比(未经季调) | 环比(年率季调) | GDP 同比 | GDP 环比 | ||
2008年 | Q1 | 2.5 | 0.9 | 1.5 | 1.4 | 2.1 | 0.7 |
Q2 | 2.1 | 2.8 | 0.7 | -4.5 | 1.4 | -0.3 | |
Q3 | 0.7 | -0.5 | -0.2 | -1.4 | 0.6 | -0.2 | |
Q4 | -0.8 | -6.3 | -4.3 | -12.1 | -1.3 | -1.5 | |
2009年 | 1Q | -2.5 | -5.7 | -9.7 | -15.2 | -4.8 | -2.5 |
随着各国救市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世界经济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数据,2009年5月制造业景气指数由前月的40.1升至42.8,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也是连续第5个月上扬;5月份美国非制造业景气指数为44.0,高于4月份的43.7以及3月份的40.8。根据ISM指数判断,美国实体经济活动的萎缩势头得到减缓。5月份,美国商品零售额上涨了0.5%,为4个月以来最大涨幅。美国的消费信心指数也从3月起出现回升。而且,美国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已由-50.5收窄至-28.29,证明投资者尽管仍缺乏信心,但正在逐步好转。欧元区信心指数在4月份开始也出现了回升,而日本1-5月份更是不断上升。
表3:美国消费信心指数
月份 | 密西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 |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消费信心指数 |
2009-01 | 61.20 | 37.40 |
2009-02 | 56.30 | 25.00 |
2009-03 | 57.30 | 26.90 |
2009-04 | 65.10 | 40.80 |
2009-05 | 68.70 | 54.90 |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表4:欧元区信心指数
月份 | 欧洲委员会工商环境指数 | 经济信心指数 | 工业信心指数 | 建筑业景气指数 | 消费者信心指数 | 服务业信心指数 | 零售贸易信心指数 |
2009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