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第29期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第29期

来源:赴品旅游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

  第  29  期

(总第618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0727

 

 

国信观点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新增长点培育难度较大

最快预测: 当前投资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上半年消费需求增呈现七大特点

政策前瞻: 国家发改委公布风电标杆上网电价

      中国证监会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申请

权威之声 WTO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鲁政委:通胀明年不会来临

产经动态 钢铁复苏拉动行业回暖

      下半年发用电量将持续爬升

要情分析 保增长并不一定能促就业

      货币政策过度宽松,信贷快速增长的五大影响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新增长点培育难度较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采取的一揽子刺激政策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达到10年来季度新低,而到二季度出现强劲反弹,同比增长7.9%,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的减速势头。但是,由于外部环境严重恶化使得我国外需大幅下滑,外需不足同时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上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1%,外需减少下拉GDP增速2.9个百分点。此外,部分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跟不上、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一、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国际金融市场在去年四季度基本见底,世界实体经济有望在今年一季度触底,一些先行指标出现回升。但是,目前各种积极迹象主要是政府刺激政策的结果,实体经济基本面还相当脆弱。美国的金融风险依然较大,而且就业形势持续恶化,其失业率年底将超过10%,投资增长和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均创下历史最低纪录。此外,各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强烈的通胀预期,长期利率大幅上升,不仅给房地产市场复苏蒙上一层阴影,而且石油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再度大幅上升,加重了消费者和企业负担,使世界经济复苏更为艰难。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衰退之中。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下降5.5%,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欧元区GDP同比下降4.9%,日本GDP年率更是惨跌14.2%,均连续四个季度下降;俄罗斯GDP同比重挫9.5%6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9.5%,为19838月以来的新高;5月份,欧元区、日本的失业率也分别达到9.5%5.2%,分别为19999月和2003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由原来的-1.7%下调为-2.9%。这表明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目前,我国社会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增长水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今年二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铝冶金为65.7%,铁合金为70.4%。一方面,2003-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五年平均11%的高增长形成了大量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外需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外向型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异常突出。产能过剩将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经营困难,企业效益下滑,进而会影响到企业未来投资意愿和能力。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2.9%,增幅同比减少43.9个百分点。此外,目前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带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复杂性,不仅落后产能存在过剩,部分先进产能也存在过剩,给去产能化增加了难度。

三、调结构进展较慢,培育新增长点难度较大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指导方针。总体来看,应急式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在保增长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刺激政策有效遏制经济快速下滑局面,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但是,短期内偏重于保增长的政策组合给经济中长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部分地方忽视了调结构的任务,凡是可以推动GDP增长项目全力上马,甚至将过去几年来结构调整的成果前功尽弃。随着经济运行底部的逐步得到确认,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不遗余力地确保增长逐步转向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注重培育新增长点上来。当然,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存在问题

国家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09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区、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有些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为48%。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一是经济快速下滑,企业经营效益大幅减少,使得地方税收减少;二是前期房地产市场调整,部分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减少;三是而地方债的发行也遭遇了尴尬,多次出现地方政府债券零成交现象。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低,使得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倘若这一态势继续蔓延的话,不仅会影响投资项目的如期实施,也会给中央的经济刺激计划拖后腿,阻碍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五、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

目前尽管新增贷款规模较大,但是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股

 

市、房市,尤其在通胀预期抬头的情况下可能会催生新的资产泡沫。此时,如果金融管理部门收紧信贷,则可能会影响部分需要信贷资金的企业,进而可能抑制经济回升;如果继续放宽信贷,则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多,资产泡沫重现。当前,我国上证指数较年初上涨约一倍,涨幅居世界前列;更加严重的是房价近来大幅飙升,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环比连续四个月上涨,部分城市房价甚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价位,频创新高,房价过高不仅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复苏进程。此外,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之后,配套资金难以跟上,有的地方项目甚至连资本金都比较困难,这些项目只能依靠贷款维持,特别是项目上马以后,面临后续资金缺乏。央行如果收紧银根,部分项目可能无法推进,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产生新的呆坏账;如果继续给予贷款,则可能面临新增贷款过多等压力。因此,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面临着如何把握力度的两难选择。    (执笔:牛犁)

当前投资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投资结构优化,资金来源充裕,房地产投资回升。推动本轮投资高增长的既有公共投资扩大的政策性作用,也有自主投资动力较强等市场性因素,但在短期内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政策因素。预计下半年我国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建议不再出台包括扩大投资在内的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和加快结构调整上来,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破除垄断,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推进要素价格改革,促进节能环保,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1.投资增长加快,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引擎

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同比增长33.6%,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比今年1-3月加快5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高;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城镇投资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约22个百分点。投资高增长成为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初步测算,上半年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而同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仅为3.8个百分点,国外需求(净出口)则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

1:投资实际增速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在国家加大公共投资和扩大信贷规模等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强劲。1-6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完成33308亿元,同比增长41.1%,比去年同期提高22.1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城镇投资7.5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增长28.4%,实际增长31.8%,同比加快11.3个百分点,其中非国有内资企业(不含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投资实际增长37.8%,同比加快14.8个百分点。可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开工项目和以非国有经济投资为主的在施项目同时启动,共同推动了投资的高增长。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提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研究人员测算

2.投资结构优化,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一是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沼气、电网、公路和水库等领域的投资,使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在上年高增长(54.5%)的基础上又增长了68.9%,连续5年增速高于第二、第三产业。随着投资增长的不断加快,第一产业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也提高了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加快、比重提高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20061-6

40.2

1.0

35.0

44.3

28.2

54.7

20071-6

37.5

1.1

29.0

45.1

24.6

53.8

20081-6

69.5

1.4

26.6

45.0

26.2

53.5

20081-12

54.5

1.5

28.0

43.9

24.1

54.6

20091-6

68.9

1.8

29.0

43.5

36.6

54.7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同时,由于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向安居工程、医疗、教育、环保等社会发展领域大幅倾斜,第三产业投资明显提速:1-6月增长36.6%,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7年来增速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中教育投资增长41.7%,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投资增长71.3%,环保事业投资增长68.2%,增幅同比分别提高31.543.130.6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城镇投资增速。第三产业投资加快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控意图。

二是铁公基等重点行业投资明显加快。随着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不仅铁路、公路、民航、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长持续走高,而且也带动了钢铁、水泥、专用设备制造等基础性产业的投资增加。比如,1-6月,铁路运输投资增速达126.5%,同比增幅提高106个百分点;道路运输增长54.7%,同比加快52.6个百分点;航空运输增长32.4%,同比提高54.6个百分点;科技投资增长77.3%,同比加快48.7个百分点。受上述行业拉动,化学、水泥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投资也显著提速,化学工业投资增长29.1%,非金属矿物制品投资增长52.6%,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4.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6.7%,建筑业投资增长43.6%

3.中西部地区投资加快,政策拉动效应明显

经验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投资增长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关系更加密切。今年上半年,受国家政策和地区间产业转移加快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明显加快,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呈现梯度加快态势。1-5月,东部地区投资26549亿元,增长24.9%,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3620亿元,增长36.4%,同比加快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580亿元,增长47.4%,同比加快23.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超过40%15个省份中,西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3个,东部地区4个。

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40%的省份

 

个数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081-5

4

海南

安徽、江西

宁夏

20091-5

15

天津、河北、

辽宁、海南

吉林、黑龙江、江西

内蒙古、广西、四川、

云南、陕西、宁夏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