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为规范我科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及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科实际,制订本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1年时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科实际,确定1个病种做为我科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为我科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和实践依据,对已颁布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服务。
三、临床路径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我科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体系:
1、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及实施小组
组长:赵
副组长:史XX敏杨烁
成员:谌丽菊黄耀群陈
黄瓅陈婷彭XX
2、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7)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8)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9)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10)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11)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2)、医生职责:
(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3)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4)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3)护士职责:
(1)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2)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3)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4)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5)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6)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7)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8)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9)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二)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
根据我科情况,制定以下病种为优势病种并实施临床路径:慢性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
(一)临床路径标准的修订
各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病种,修订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确定标准化医嘱
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检查等等。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序进行。
(三)培训
实施之前召开科室专题会议,对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知晓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另外采取院刊、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四)试行
时间:20__年_月_日起。
要求:通过临床试行对临床路径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逐步完善。
(五)追踪与评价
实施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因
此每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上报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通报。
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要点
(一)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严格遵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办法》等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状况。
(二)按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强化院内感染管理。
(三)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危重病人报告、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审批等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六、临床路径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习
科室医务人员务必认真学习临床路径知识,按照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和方法实施确定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日常督查,以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强化监管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检查、备案和督查”制度。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对试点病种进行有计划的综合质量检查,了解病种的费用变动情况,定期考核入院人数、平均住
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检查项目所占比例、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病人满意度、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路径管理效果评价。定期对药品进行筛选,降低药品费用;定期对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进行通报。
(三)严格考核
临床路径考评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同劳务分配直接挂钩,严格奖惩兑现。
(四)积极探索、总结提高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国内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加强交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医疗治疗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