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及适用范1目的规范叉车操作规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适用范围各工厂叉车作业全过程。3执行叉车操作规程,保障安全生产。1协助做好原材料领用及成品交接的品种和数量的核实工作。2做好叉车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叉车正常运行。3如实填写运行记录,做好本岗位6S。44管理提前10分钟参加班前会。4.1接到叉料通知后5分钟内必须将料叉到投料口或装车处。4.2每天叉车班前检查时间为5分钟,班后保养10分钟。4.3班前加柴油控制在10分钟内。4.45作范5.1出前的准工作加足燃油,并把油盖拧好。加油区域应在指定安全区进行,避免在室内进行。禁止将燃油加到顶,避免油液升温后溢出。检查轮胎的汽压是否合适,轮胎及轮辋是否割裂、划伤、导物及螺栓松动或丢失。检查机油位是否符合规定,机油表插不低于最低位,不高于最高位。检查刹车的制动情况,检查时速控制在5公里内。检查所有的指示灯和仪器仪表显示状态。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软管磨损或管路损坏。5.1出前的准工作检查变速箱及驱动桥是否有油泄漏在车上或车下。检查发动机润滑油、冷却液或燃料是否泄漏。检查滑架、货叉或属具是否磨损或损坏,螺栓是否松动或丢失。检查空气滤清器,并进行清理。6.2装6.2.1启动:钥匙点火,根据路面状况将货叉提升约20CM,松开手刹挂档、踩油门起步。6.2.2缓慢前移叉车对位及叉起货物,叉车要正对货物,货叉间距尽量大并对称插入托盘,同时注意不要叉烂包装物。6.2.3缓慢前移叉车直到货物碰到档货架。6.2.4缓慢提升货物,同时门架后倾10-15度,避免货物前滑。6.2.5叉车缓缓后退,离开其他货物。6.2.6将货物下降到离地约20厘米。6.3物行6.3.1行驶时栈板离地面约10-20厘米。6.3.2上坡向前行驶,下坡后退行驶(以防货物倾斜滑落)。6.3.3在拐角处急转弯时,要紧贴拐角内侧,当内驱动轮到拐角处时,开始转向。6.3.4在窄巷道拐角处,拐进巷道时,车辆要与堆放物保持一定距离,允许平衡摆动。6.3.5搬运大件货物时,倒退行驶可获得较好的视野。6.4卸6.4.1叉车到达卸货位置前缓缓升起货物。6.4.2在卸货位置正上方时,前倾门架。6.4.3缓慢放下,放平放正,小心后退,抽出货叉。6.4.4下降滑架及货叉到行驶位置。6.4.5在叉运原料到投料口时,若有原料贴粘在货叉或栈板上时,可用抖动的方式把粘料抖落干净,以免撒落在过道上造成浪费。6.4.6在原料和成品的装卸中,若不小心挂烂包后,要及时进行封堵,防止因漏料引起垛位倒塌。6.4.7在堆放原料和成品时,严格执行仓储制度中的“黄金库位”原则,在仓管员的安排下对应入库物品。排与排之间要保持20CM的间距,垛与垛之间要保持50CM的间距。堆垛时要前后、上下关注,确保堆放的物品整齐。7叉作注意事叉车在拐角处行驶时要遵循一鸣号、二减速、三通过的原则,确保行车安全。叉车在运行过程中,叉车工不准打手机,不准搭乘人员,严禁超速行驶及酒后开车。严禁在货叉上站人进行上下提升。下班时,叉车统一停放在指定地点,禁止在安全通道和消防器材存放处修理或停放叉车。8叉保养要求8.4.1传动带检查或调整。8.4.2门架铰结销、微动制动器踏板控制轴润滑。8.4.3倾斜油缸联结轴(车架、门架与缸杆)铰接处。8.4.4链轮检查运行状况。8.4.5动力换档变速箱更换油液及滤清器。8.4.6停车制动器测试与调整。8.4.7喇叭与灯操作检查。8.4.8护顶架检查拧紧。8.3.1液压及动力转向系统检查油液位置。8.3.2动力换档变速箱检查油液位置。8.3.3驱动轴检查油位。8.3.4门架、滑架、提升链和属具检查及润滑。8.3.5转向机构8个联接处润滑。8.3.6蓄电池清洗。8.3.7发动机曲轴箱(柴油机)更换机油及滤清器。8.3.8PCV阀及曲轴箱气窗检查。8叉保养要求8.6每2000小时或每年维护8.5每1000小时或半年的维护8.5.1液压及动力转向系统清洗呼吸器及滤网。8.5.2万向节检查是否松动及磨损。8.5.3起升链条检查调整。8.6.1转向轮轴承拆修。8.6.2车轮轴承(动力轴承及驱动轴)拆修。8.6.3冷却系统清洗及更换。8.6.4液压及动力转向系统更换油及滤清器。8.6.5货叉检查。8.6.6清洗呼吸器及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