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主题是《让安全成为习惯》。
今日是第xx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心肺复苏的详细步骤吗?你们知道发生交通事故应拨打哪个电话吗?你们知道灭火器应当如何使用吗?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答复不上来,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在安全教育普行的今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安全素养却令人担忧。
什么是安全素养?就是指人们安全意识、安全学问和安全技能的总称。
几年前在上海商学院,四个女大学生在火灾发生时,慌不择路,从六楼一跃而下,完毕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在大火燃起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逃脱出来,却由于自救学问的缺乏,最终导致了悲剧。中国每年有超过一点六万的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正是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安全素养所导致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安全素养是多么的重要。
为了提升我们的安全素养,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获得安全学问,以此来提升我们的安全素养,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当我们面对安全事故时,还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安全学问,提升安全素养呢?“世界上最可怕的力气是习惯,最珍贵的财宝也是习惯。”养成自觉的安全习惯,才是提升安全素养最主要途径。
桑枣中学,在汶川大地震中制造了两千两百个师生无一人伤亡的.奇迹。其缘由正是由于该校屡次进展紧急疏散演习。一次次的演戏,使师生们渐渐形成习惯,当地震降临之时他们毫不慌乱,井然有序,从而制造了零伤亡的奇迹。
“人最珍贵的是生命,它赐予我们只有一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我们的生命筑起一座长城!
我的讲话完了,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