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赴品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轨辙的汉语大词典 轨辙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轨辙的汉语大词典 轨辙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来源:赴品旅游

轨辙的汉语大词典是:(1).车轮辗过的痕迹。喻规范、途径。汉王充《论衡·自纪》:“何文之察,与彼经艺殊轨辙也。”宋陶谷《清异录·僧旂佛伞》:“其造语脱落寻常轨辙,而不书谁人制撰。”郭沫若《雄鸡集·三点建议》:“在自己的学术岗位上或文艺岗位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那他的思想、立场和方法就合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辙。”(2).车或车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一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岩嶂高险,不通轨辙。”唐玄宗《〈孝经〉序》:“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3).车两轮间的距离。《魏书·世宗宣武帝纪》:“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

轨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轨辙详细内容】

轨辙guǐzhé。(1)车轮轧过的痕迹,比喻已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已有先例的事情。轨辙[guǐzhé]⒈车轮轧过的痕迹,比喻已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已有先例的事情。英rut;pastevents;

二、引证解释

⒈车轮辗过的痕迹。喻规范、途径。引汉王充《论衡·自纪》:“何文之察,与彼经艺殊轨辙也。”宋陶穀《清异录·僧旂佛伞》:“其造语脱落寻常轨辙,而不书谁人製撰。”郭沫若《雄鸡集·三点建议》:“在自己的学术岗位上或文艺岗位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那他的思想、立场和方法就合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辙。”⒉车或车轮。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一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巖嶂高险,不通轨辙。”唐玄宗《<孝经>序》:“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⒊车两轮间的距离。引《魏书·世宗宣武帝纪》:“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

三、国语辞典

车轮行过的痕迹,如:「他循著地上的轨辙前进,终于找到出口。」轨辙[guǐchè]⒈车轮行过的痕迹。引《魏书·卷八·世宗纪》:「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例如:「他循著地上的轨辙前进,终于找到出口。」⒉前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引宋·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例如:「记取失败的教训,别重蹈前人的轨辙。」⒊比喻法则。引汉·王充《论衡·自纪》:「何文之察,与彼经艺殊轨辙也。」

四、辞典修订版

车轮行过的痕迹,如:「他循着地上的轨辙前进,终于找到出口。」《魏书.卷八.世宗纪》:「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前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如:「记取失败的教训,别重蹈前人的轨辙。」宋.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比喻法则。汉.王充《论衡.自纪》:「何文之察,与彼经艺殊轨辙也。」

五、关于轨辙的词语

闭门扫轨  不轨之徒  齐轨连辔  闭门埽轨  覆车之轨  一辞同轨  

六、关于轨辙的造句

1、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2、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

3、园中建筑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

4、我们不能一味因循前人的轨辙,要勇于创新。

5、修持之道贵在以神取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气成一点,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如是者久之,即可成胎息。

6、仙道贵在以神驭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凝成一点,则呼吸归恨,不至於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轨辙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fupindai.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