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太阳散发着高温,烘烤着大地,俗话说“在家是蒸,游泳是水煮,在大街上是烤,外加铁板烧”,没错,在夏天,呆在那都得烤一烤。不过,在连州的地下河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这天,太阳也高高的挂在天空,刺眼的阳光扰的人们心烦意乱,站在太阳下数分钟,就会有一种身处微波炉深处的感觉,我们也在这个时候到达了连州地下河的停车场。刚一下车,就感觉全身热乎乎的,车内的空调与车外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恨不得快点回到车内,却又想一睹地下河的风采。
进入大广场,一眼看到的都是人群,有于地下河人数过多,要等其他人出来了才能进去,连买一张票都得等上几十分钟,在这几十分钟后,我和妈妈进入了“传说中”的地下河。
地下河是一个溶洞,远远望去像一个张开的大嘴,好像永不满足似得,贪婪的吞噬着一切。山洞里凉爽无比,似乎开了许多台超大功率的空调,与外面的炎热又是一个对比,谁进入都会感觉到一种清爽的感觉。进入这张大嘴后,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不是感叹山洞的美丽,而是人山人海的庞大,估计排到我们也是半个钟以后的事情了吧,感叹一句:“我们是来看人的吗?”又低头吃饼干了。排到我们已经是十一点,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去坐在凳子上,稍微等待一下,就这样,又过去了五分钟,我们才跟着观光导游进入真正的地下溶洞。
我们选择的是先搭船,后走路,现在当然是去有河、有船的地方啦。这条河就是地下河,它的水是干净的没有一点杂物,周围遍布着奇形怪状的天然石雕,有的叫“倒挂莲花”;有的像小鸟与小虫;有的像奶油;有的叫不出名字,只能自己去想象发挥了……山洞中各种各样的石像,加上灯光的艳丽,把溶洞装扮的五彩缤纷。那小鸟与小虫是一个还没有连接的石柱,小鸟是上面的石钟乳,小虫是从地面“长”起来的石笋,小鸟想要够到小虫还需要好几百年的时间;山洞里,有一个巨型的石像,导游介绍说,这个石像的背面像一只狮子的后背,正面像一个佛祖。我看了看,果然不错,倒挂莲花形成的鬃毛,光滑的后背加上金色灯光的照射,和一只金色的大狮子没什么两样。途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大瀑布,水流飞驰而下,川流不息,还伴着轰隆隆的巨响,像一群飞驰而下的白马,溅起万千波浪。
各位尊敬的游客们:
你们好,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5A景点---连州地下河,我感到很高兴,我叫邓琳,大家可以叫我阿琳。
连州地下河位于粤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一个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经地质学家分析,该溶洞是因2亿年前的地壳运动而形成。
洞内有无数千姿百态、瑰丽多彩的钟乳石,经过人工石桥,一大片梯田映入眼帘。唐代大诗人政治家刘禹锡被贬到连州任刺史,在连州执政四年半,对连州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于是为了纪念刘禹锡,将这片“田园风光”命名为“禹锡吟诗”。这个天然的岩洞,分上中下三层。上中两层为陆地层,厅堂高大宽阔,岩壁坚固,雄伟壮观,“瀑布”“山林”、“幽谷”、“田园”、“瑶寨”,百石争艳。下层是一条地下暗河,由北向南蜿蜒1500米,经过三个美丽的峡谷,穿过四座山头底部,河面宽1.6米,水深1-7米,两岸奇景密布,巧夺天工,美不胜收。有洞中之宝”金鸡报喜”飞象过河”还有地下河最高最大,一物两景的“寿星公”“飞瀑奇石”“花鸟神阁”……
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桥是连州地下河独有的特色。我国著名作家秦牧作文章赞曰:“神秘瑰丽的地下河”。连州地下河的美说也说不尽道不完。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以北26公里处的东陂镇大洞村境内,是一处巧夺天工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因为洞口广阔,仿佛一个大嘴巴,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大口岩。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其神秘瑰丽的石钟乳及洞穴暗河而驰名中外。洞中有洞、洞中有桥、洞中有河、洞中有瀑布是连州地下河的四大绝景。连州石钟乳自古出名,据《连州志》记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820_年复出任连州刺史时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赞美连州的石钟乳:"山秀而高、灵液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珠。"历代地方官都把石钟乳作为进贡朝廷的物品。
古往今来,连州地下河一带一直是附近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们游戏之所,但谁都不知在洞的深处隐藏着一条长长的地下暗河。据地质学考察,大约两亿年多年前,连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_大海,后来随地壳运动变化,海底上升为陆地。第二个地壳稳定期时,这里发生大规模的崩塌,从而形成如今的洞穴。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市东北26公里处,在粤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一个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经地质学家分析,该溶洞是因2亿年前的地壳运动而形成,如今可游览面积达45000平方米。最高处为47.8米,最宽处为53.6米,洞内四季气温保持在18℃左右,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