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7页,第Ⅱ卷(非选择题)8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泰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主要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两国的蔗田主要分布在纬度16。以南的平原地区,泰国甘蔗单产仅为澳大利亚的85%,而泰国吨糖耗蔗量为澳大利亚115%,两国蔗糖生产成本大约相同。据此完成1~3题。
1.澳大利亚甘蔗单产高于泰国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更温暖湿润 B.土壤更肥沃 C.种植技术更先进 D.运输更便捷
2.导致泰国蔗糖生产成本与澳大利亚大约相同的圭要原因是
A.原料消耗量 B.劳动力工资 C.生产技术 D.市场需求量 3.图1中,能正确表示影响制糖工业区位因素的是
表1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据 此完成4~6题。
4. 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水稻 D.小麦 5. 江西省无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6. 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积广大 B.土壤深厚肥沃 C.机械化水平高 D.灌溉水源充足 图2为某地1、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据此完成7~9题。
7. 图中①地1、7月的温差可能为
A.8℃ B.12℃ C.16℃ D.20℃ 8. 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热力性质 C.地形 D.冬季风的影响 9. 图中R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
A. 3~5月 B.6~8月 C.9~11月 D. 12~次年2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图3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 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少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11.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A.立夏 B.夏至 C.大暑 D.处暑
第Ⅱ卷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夜雨,是指20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图5中③地所在省(区)的夜雨比重多在70% 以上,这种昼晴夜雨现象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降水形式。
(1)与①地比较,分别说出②、③两地冬季(一月)气温的高低,并简述其原因。(8分) (2)试分析③地昼晴夜雨对农业的有利影响。(8分)
(3)图中P是该地区以煤为主导的电力和冶金工业城市,近年来,由于冶金工业产 品价格持续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请你为该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谋献策。(6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中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但由于技术落后,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原 始农业状态。由我国某集团承建的M坝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 程,于2012年9月动工兴建,2015年3月大坝成功截流,2017年1月工程建成投入使 用。图6示意斯里兰卡河流分布及M坝附近地区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简述M坝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10分) (2)分析该工程建设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3)推测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分析其原因。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42. (10分)【旅游地理】
位于湖南省的南岳衡山(图7)近年来积极开发冬季旅游,其丰富多样的雪景、雾 凇、雨凇等景观可与东北媲美,这种得天独厚的冬日冰雪资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开展冬 季旅游的理想之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试分析南岳衡山开发冬季旅游的有利条件。 43. (10分)【环境保护】
位于中亚地区的成海(图8)近几十年来面积不断减小(图9)。
8分)(
试分析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并指出面积减小对咸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理参考答案
1-5ABCAB 6-10DBCDA 11C 36.
(1)②地低于①地(1分) 其原因是②地北部没有山脉阻挡冬季风(北部为平原),受冷空气影响大,所以科冬季(一月)气温低于①地(2分)。③地低于①地(1分) 其原因是③地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于①地,气温低(2分);同时因地势原因③地冷空气易滞留(冬季③地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冷气图一侧),所以冬季(一月)气温低于①地(2分)。
(2)昼晴,白天气温高,日照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生产的有机质多(2分;夜雨,使夜间温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3分);夜间气温低,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弱。大量从雨水可渗人土壤深层. 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作物生长((3分)。
(3)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加大科技投入,现有工业产品升级换代,③延长产业链,对产品深加工,④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⑤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其它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37. (24分)
(1)特点:全年高温.年降水量丰富(约2000mm) (2分).早、雨季分明((2分)。
原因:3月及前两个月流域内降水较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可降低截流难度.(保障截流安全.节省截流支出)(4分):3月及前两个月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便于施工. (2分)。
(2)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带动当地建材、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2分);工程建成后提供电力,促进工业发展(2分》;工程形成新景观.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2分)。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3)(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周围农业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多熟)(2分)
原因:该地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或多熟)(2分)。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早季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导致作物只能雨季生长。熟制受到限制(2分)。
该工程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调整了降水的季节分配).早季农作物可以生长(2分)。 42. (10分)
①冬季冰雪景观.南方少(罕)见.具有独特性和很强的吸引力(观赏价值高)(2分);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2分);③衡山是五岳名山.其它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2分);④位于南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2分);。旅游设施齐备.接待能力强(2分)。
43. (10分)
原因: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2分):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湖水蒸发量增大((2分)。
影响:①绿洲荒漠化加剧;O农田盐碱化加剧。③气候恶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每点2分,答对3点得2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