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题与立意指引
“躺平”最早起源于一位贴吧网友发的帖,大抵是指一种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状态,但是却直击了一些年轻人的痛点,引起不少人对“躺平”的认同,使之成为网络热词。但是一阵热闹过后,许多人对此深入反思,深刻指出“躺平”的生活态度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巨大危害,一些主流媒体对此也发表了很多文章,呼吁年轻人不要躺平,要努力奋斗,不负青春,不负时代。这道题目非常切中当前社会热点,倡导正能量,值得用心写作和实践。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分为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材料指出“躺平”是年轻人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消极逃避的心理,直接对“躺平”表现了反对、批判的态度。材料指出“躺平”也许可以逃避一时,但终究不能一直逃避,既表达了对于当代躺平现象和个别青年的理解,也表达了对于一直躺平的担忧。
材料强调了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突破自我,勇于打破现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否则终至个人的愚弱和社会的倒退。材料阐释个体与时代的关联,指出“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二者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时代要鼓励青年奋进,青年也应该以努力奋斗来推动时代前进。四则材料都是倡导努力奋进,反对“躺平”的,这决定了文章的立意方向。
要求也就是任务指引,其中“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这句话非常关键,在提示写作者,
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对躺平应该和必须持“反对”态度。 二、思路指引
审题和立意均确定了,那么如何写这篇文章呢?这个题目可以算作是讨论社会热点现象的“时评类”作文(但不完全等同于时评,因为还有不少情境、要求等限制,本质上是给指令的“考试作文”)。 首先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表明观点,然后紧扣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境况、自身追求、时代特征等方面,具体讨论“躺平”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解决方法以及当下年轻人应该具有的时代风貌和社会责任感,讨论过程中一定要善于结合题目所给材料和适当征引其他切题素材。
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鲜明地提出观点。 (2)分析躺平的概念。 (3)分析躺平的表现。
如:二世祖、啃老族、小确幸青年、佛系青年等在工作、事业上不思进取,只想着舒舒服服地去生活的人。
(4)思考一些人为什么会躺平(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一方面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给了一些人躺平的条件,一个贫穷的社会是不会有“躺平”一说的;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一些人产生了挫败感和无力感,从而产生“躺平”心理。
主观原因:产生“躺平”思想的人往往缺乏远大目标、缺乏宽广胸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骨子里有一种懒惰和享乐思想。 (5)躺平有什么危害(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 对个人来讲是虚度年华;对家庭来讲是让家庭失望,成为家庭发展的拖累;对社会来讲会减低发展的速度;对国家来讲,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6)怎样解决“躺平”的问题(观念上如何做;行动上如何做;个人、社会、国家如何做;要注意什么问题)。
观念上要充分认识到“躺平”的危害;行动上要振作起来,多做事,多创造;社会和国家要鼓励青年去奋斗,给青年奋斗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当然,青年偶尔“躺平”实际上是一种必要调整和放松,也不能苛责。
(7)有哪些躺平的例子,哪些没有躺平、积极奋斗的例子。 躺平的例子主要是八旗子弟、二世祖、啃老族、小确幸青年、佛系青年等。
积极奋斗的例子则非常多,从古到今,许多非常激励人心。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两类。个人典型例证,如:卫青、霍去病、宋濂、林觉民、彭湃、夏明翰、李大钊、赵一曼、毛泽东、周恩来、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陈景润、钟扬、任正非、张玉滚、支月英、其美多吉、黄文秀、杨倩、苏炳添等。群体典型例证,如:五四青年、“两弹一星”功臣、开发神舟北斗等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塞罕坝建设者、三线建设者、改革开放的英模、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和基层官员、维
和官兵、救火英雄、走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等。 (8)联系党中央关于“青年”“奋斗”的政策和指示。
……关于“青年”“奋斗”有非常多的论断和指示,值得认真学习。 关于青年。在2021年清华大学考察时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2020年“五四”前一天,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勉励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关于奋斗。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当前高考,非常关注“立德树人”,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作为考生,
研究党中央的政策和精神,研读论断,对于立意的深度、高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各种重要场合都鼓励青年要心怀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应当积极践行的使命。优秀的作文要高度重视中央政策、文件,善于从国家政策中找灵感、找方向、找方法。 三、优秀例文及点评 【例文1】
躺平非良行 积极创精彩
近来,“躺平”一词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热议。不少人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无可厚非,有人对此批评指责,而在我看来:躺平非良行,积极创精彩。(鲜明地提出观点,反对躺平)
有人说,年轻人不应感到疲惫就“躺平\",因为\"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这句话引起人们深思,让我们看到,在揭开那层伪饰、诡辩的面纱后,“躺平”是否还是那样理所当然,无可厚非。
躺平,会消磨人的意志,成为停滞不前的借口。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精神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唯独没有躺平的一席之地。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躺平并非明智选择。夏幽王,商纣王从先辈手中继承天下,便以为无后顾之忧,每日醉生梦死,认为可躺平天下,躺平百姓,最后一败涂地。(例证一)不少官二代富二代躺平在前辈的功勋或财富上,不思进取,毫无作为,以为可永享荣华富贵,最终
只能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例证二)还有一些年轻人,自命为“佛系青年”“躺平青年”,想躺出一个优哉游哉,躺出一个气定神闲,最后只能泯然众人、虚度年华。(例证三)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躺平并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任何事物都不能是你选择躺平的资本和理由,不断向前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躺平的危害,主要运用例证法)
与躺平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便是积极进取,这是成就精彩人生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无数人值得我们学习。甘罗十二步拜相,不辱门楣,创造入仕的最高记录; 卫青、霍去病虽为外戚,却并没有躺平,坐享荣华,而是征战沙场,将匈奴杀得闻风丧胆;彭湃本是锦衣玉食的少爷,却在关键时刻抛家舍业,投身革命,最后献出生命……他们或许有着不凡背景,或许身负万贯家财,但这些并没有阻止他们砥砺前行的脚步,没有改变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些恰恰成为激励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在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展现自己。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有一位教授致辞:“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了十五啊!”是的,躺平理念绝不能伴随一生,只有积极向上,才能创造精彩。(不躺平才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主要运用例证法)
我不否认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需停下休息片刻,劳逸结合,但这并不代表无休止的躺平。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
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属于我们的青年精神和青春性格绝不是躺平。看看前人的事迹,看看身边的人,比你强的还在努力,比你弱的还没放弃,你有什么理由停在原地,继续躺平。(辩证分析,反对躺平并不是否定偶尔休息)
让我们时刻记住,躺平非良行,积极创精彩,所作所为不负天地,不负自己。(回扣题目,总结全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