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含解析

来源:赴品旅游


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单位:%)统计表,回答1~2题。

时段 1977-1986年 1986-1993年 1993-2002年 2002-2012年 1977-2012年 1.由表中信息可知( ) 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B.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 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 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2.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耕地大量扩张 C.放牧规模扩大

B.农牧民薪柴短缺 D.不合理灌溉

轻度 荒漠化 -1.27 -9.86 0.45 -0.50 -2.27 中度 荒漠化 22.41 -5.25 1.03 -0.70 2.54 重度 荒漠化 4.51 5.18 -4.43 -2.93 -0.62 极重度 荒漠化 -1.26 0.31 -0.46 -1.78 -0.87 解析: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相对稳定,面积较稳定。第2题,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地区,1977-1986年该县的主要经济部门应为农业,而该地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之该县自然条件较好,吸引了人口迁入,导致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从而使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导致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

答案:1.C 2.A

(2019·山西名校联考)土壤盐碱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土壤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碱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表。读表,回答3~5题。

国家 印度 中国 巴基

乌兹别 伊朗 土库 埃及 斯坦 受土壤盐碱 化危害的灌溉 面积(百万公顷) 占总灌溉面 积比重(%) 17 15 26 7.0 6.7 4.2 克斯坦 曼斯坦 2.4 1.7 1.0 0.9 60 30 80 33 3.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 ) 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4.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 A.夏季、春季 C.秋季、夏季

B.冬季、夏季 D.冬季、秋季

5.印度土壤盐碱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气温高 C.地下水贫乏

B.降水丰富 D.植被茂盛

解析:第3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D对。高寒地区蒸发弱,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多,不易发生盐碱化,B错。降水丰富地区的耕地不易发生盐碱化,C错。第4题,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中国华北平原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所以两地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夏季、春季。第5题,印度土壤盐碱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土库曼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答案:3.D 4.A 5.B

(2019·郑州质检)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回答6~7题。

6.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C.拦截水分

B.吸取地下水 D.减少下渗

7.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C.环境污染小

B.成土时间短 D.资金投入少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草方格可以阻挡近地面的风,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拦截水分,C对。由于草方格用的是枯草秸秆,不能黏合沙粒,也不能吸取地下水,A、B错;设置草方格沙障会使流沙表层松动,可能会增加下渗,D错。第7题,黏合剂能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逐步使沙漠土壤化,比自然土壤的形成时间短,B对。沙漠土壤化技术,需要制造黏合剂,技术难度比设置草方格沙障大,资金投入也大,A、D错;黏合剂为化工产品,会带来环境污染,C错。

答案:6.C 7.B

(2019·江西六校联考)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9.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解析:第8题,图中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大的共同原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①对;降水量少,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③对。第9题,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距海近,沿海地区海水浸渍;人类不合理灌溉是人为原因;降水集中,降水多,盐分随季节变化大;夏季风强劲,带来降水多,不是盐碱化的原因。

答案:8.B 9.C

(2019·南昌十校模拟)下表是在对某区域5块不同林地连续9年的观测分析后所得到的侵蚀模数与滞留水

模数的相关数据。不同树种随树龄变化的水土流失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及抚育管理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树冠大、高度较矮、树叶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地拦截雨滴击溅的作用大,能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水土流失量较小。)据此回答10~11题。

5地9年统计数据表

监测 年限 第1年 第3年 第5年 第7年 第9年 1#小区 毛竹 1/1 0.3/1.2 0.2/1.4 0.1/1.7 0.1/2 2#小区 林灌混交 1/1 0.5/2.1 0.3/2.6 0.3/2.9 0.2/3.5 3#小区 杉木 1/1 0.7/1.5 0.5/1.7 0.4/2 0.2/2.4 4#小区 茶树 1/1 3/0.9 3.1/0.9 4/0.8 4.5/0.8 5#小区 松树 1/1 4/0.7 3/0.7 3.2/0.6 6/0.5 注:表中数据分别是侵蚀模数/滞留水量模数(相对值) 10.与前三个小区相比,随着时间的增长,茶树与松树试验径流小区的侵蚀模数变化有差异的原因是( )

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与采茶,人为干扰程度大 ②松树的树冠形状与郁闭度对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有限 ③茶树根浅,固土能力弱 ④松树落叶量小,护土能力弱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11.若用下列树种进行城市绿化,则从长远来看最易于起到海绵城市作用的是( ) A.毛竹 C.林灌混交

B.杉木 D.松树

解析:茶树是经济作物,采摘后对雨水的截留作用有限,松树树叶呈针状,树冠的形状对雨水截留作用弱。林灌混交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答案:10.A 11.C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2018年5月2日晚,印度西部和北部遭遇强沙尘暴,其以超过130 km/h的速度,经过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及旁遮普邦等地。沙尘暴所经之处,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很多居民在睡梦中被压死。下图为印度西部和北部区域图。

(1)分析印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频繁遭受沙尘暴的原因。(6分) (2)推断此次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原因。(8分)

(3)简述为了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当地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8分)

解析:(1)印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频繁遭受沙尘暴的原因,主要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从沙源、地形、气候等角度作答。(2)此次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风速、影响范围、发生时间、基础设施等角度作答。(3)当地政府防治沙尘暴的措施,主要从监测预警、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防风治沙等角度作答。

答案:(1)邻近沙漠,沙源广;地势平坦,风力强劲;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2)风力强劲,沙尘暴势力强;辐射范围大,波及面广;发生在夜晚,人们防范意识弱;基础设施差,抵挡沙尘暴能力弱。

(3)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统一调水调沙,5-11月利津段黄河月均流量变化显著,6月增幅最大,非汛期12月-次年4月月均流量变化相对较小,洪水漫滩过程消失,水文变化趋于平缓;M地滨海湿地面积减少,N地滨海湿地面积增加。水文变化影响到芦苇等水生植物发芽、生长,鱼类洄游、产卵等。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分布。

(1)简述该区域湿地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 (2)推断M、N两地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6分) (3)简述河流洪峰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6分)

(4)简析黄河4、5月流量较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4分)

解析:(1)湿地的形成受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等水源及地形、植被、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滩涂面积较广,滩涂面积随海平面和输沙量的变化而变化。陆域环境,地势低洼地带的河、湖、沼泽构成众多的淡水湿地系统,随着水量的变化,湿地面积也发生变化。(2)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变化既受河流、海浪等动力因素的影响,也受沉积物数量的影响。湿地面积缩小,说明沉积物减少,或侵蚀作用加强;面积扩大,说明堆积作用加强,沉积物增加等。(3)分析洪峰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重点考虑其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如下渗、径流、蒸发、降水等)的影响。如洪峰经过,河流径流量增大,下渗增加,地下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蒸发量加大等。需要注意水循环各环节的空间过程及前后顺序。(4)首先,根据时间可推断4、5月是湿地植物的发芽阶段及鱼类产卵阶段。其次,结合流量减少分析,流量减少将导致水域面积缩小,水位下降,影响沿河芦苇的发芽及生长;流量减少,影响鱼类产卵等。

答案:(1)该地海岸线漫长,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黄河含沙量较大,入海口泥沙淤积,滩涂面积不断

扩大;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改道,形成大量湖泊;河网水系较多,形成沼泽、河流等淡水湿地。

(2)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结构松散,稳定性差;M地滨海湿地受海水侵蚀作用强,湿地面积不断萎缩;N地滨海湿地受黄河来沙影响,以堆积作用为主,故湿地面积扩大。(3)河流洪峰会使河流水位上升,地表径流增大;补给沿岸地区的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河流入海径流量增加,减少海水倒灌引发的盐渍化;水域面积扩大,蒸发量加大。(任答3点即可)

(4)黄河4、5月流量较小,水位较低,导致河漫滩等湿地水源不足,影响芦苇等水生植物发芽、生长;河流流量较小,水位较低,河水中营养物质不足,不利于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鱼类饵料不足,影响鱼类产卵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