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宠物源人畜共患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来源:赴品旅游
www.sydkzz.com 宠物源人畜共患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赵先萍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太原摘030024) 要:宠物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由于宠 爱,成为宠物爱好者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啮齿类的宠物种类很 物数量的增多,宠物源感染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狗、猫、啮齿 多,与很多严重的传染病相关。流行性出血热、鼠疫就是由啮齿 类、鸟类、鱼和爬行类宠物可能带有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并引发 类动物传播的严重的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的鼠咬热,是由 多种疫病,同时宠物源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 啮齿类动物传播的念珠状链杆菌或小螺菌引起的。此外啮齿类动 施。 物还是疏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立克次体、鼠伤寒 关键词:宠物;病原;人兽共患病;防治 沙门氏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炎病毒等的宿主,这些病原体分别 引起人的蜱传回归热、鼠型斑疹伤寒、Q热、伤寒、淋巴细胞脉 1 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1.1常见宠物数量的急剧上升 由于常见家养宠物,如犬、猫、鸟、鱼等的数量不断上升, 特别是犬和猫的数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带给人的健康威胁也明 显增加。以狂犬病为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以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为主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舔 舐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人体,引起人的感染,而且一旦发病,很 难治愈。病毒在动物和动物之间的循环传播,是疫情扩大的重要 原因之一。 1.2稀有宠物种类繁多 在宠物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宠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 许多稀有宠物进入人类的家庭,比如,小白鼠、豚鼠、金丝熊、 小松鼠等作为宠物被很多人喜爱,而这些动物恰恰对很多人兽共 患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易感性,是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宿主, 也是重要传染源。此外,爬行类宠物巴西龟、蜥蜴,甚至蝎子、 蜘蛛等节肢动物也成为都市稀有宠物爱好者饲养的新贵。但是这 些动物也是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宿主和传播媒介,极易成为人 类感染性疾病的源头Ⅲ。 1.3 引进国外品种宠物带来新的病原体 不同地域间宠物贸易不断发展,引进的国外品种的宠物也越 来越多,加之很多国外品种的宠物来源不详,途径不规范,质量 没保证。这也就造成外来品种的宠物所携带的新的病原体,增加 了人类新发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2宠物携带的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 2.1犬 犬是最常见的宠物之一,多种可以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细 菌和寄生虫都可以由犬传播给人类,或交互感染。传播方式主要 有直接接触、咬伤、食用污染的食品、通过媒介传播等。犬是狂 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传播媒介和传染源,人类可因被带有病毒 的犬咬伤或吸人气溶胶而感染,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病人死亡率几 乎是100%,是一种急性、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性人畜共患病。犬 还是弓形虫、钩端螺旋体、螺旋体、犬布鲁氏菌、多杀性巴斯德 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的自然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染源。 2.2猫 弓形体病是最主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猫是弓形体的终端宿 主和重要的传染源。成人弓形体感染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孕 妇特别是怀孕的前3个月感染,会导致胎儿的先天畸形。猫也是 沙门氏菌等的宿主,可以通过接触或咬伤、抓伤等途径传播给人 类。同时,猫还是狂犬病毒的交替宿主。 2.3啮齿类 小白鼠、豚鼠、小松鼠、龙猫等都作为新兴宠物被人类喜 作者简介:赵先萍(197O一),女,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学历,畜牧 师,现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及研究工作。 络丛脑炎等。 2.4鸟类 鸟类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多数为无临床症状或自限性的,偶尔 也会出现严重疾病。引起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有:鹦鹉热,禽流 感、新城疫等;引起胃肠系统症状的有:沙门氏菌感染、弯曲杆 菌病、贾第鞭毛虫病等;引起皮肤症状的有;丹毒丝菌病及一些 由鸟类传播的其它皮肤病等。 2.5鱼类和爬行类 由宠物鱼类和爬行类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报道比较少。人 类主要由于清理鱼缸及为鱼缸换水,或直接接触而发生感染。海 洋分支杆菌是报道最多的由宠物鱼类传播给人类的病原菌。有报 道爬行动物龟和蜥蜴引起人新的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感染的病例。 有关其他鱼类、爬行类和人类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也有零星报道。 3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 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建立完备的防控 网络,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对严格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国家应统一制定并颁施宠物管理条例或规章 目前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管理办法时,各地政府应依照相关 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有关宠物饲养管理办法, 以规范宠物管理 】。 3.2完善卫生防疫制度 合理设置和规范宠物交易市场,规范卫生和防疫条件,完善 宠物管理制度和检疫体系,发展先进的宠物的病原检测技术,同 时研制应对人兽共患病的疫苗,定期对宠物进行免疫接种,提高 对宠物质量的监控。 3.3加强检疫 严格控制进口宠物的质量,建立严格的隔离检疫制度,严防 进口宠物的同时带人新的病原。 3.4普及感染性疾病防控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们在接触宠物之后应该注意洗手,及时正确的处理宠物的 排泄物和分泌物,打扫宠物笼舍时应避免污染物感染,避免用生 肉喂养宠物,正确处理患病的宠物,尽可能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 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唐家琪.自然疫源性疾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秦川I,Yasuhiro Y,张连峰.SARS揭示新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 威胁[J]冲国比较医学杂志,2005,13(3):129—131. [3] 张振兴,陈闻,李玉峰.狂犬病现状、危害与防制思路 经济动 物报,2008,12(2):97—101. [4] 郑剑宁,王燕,裘炯良.鼠传疾病与鼠类宿主研究概况【JJ.中国媒 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15(5):427—429. [5] 才学鹏,景志忠,窦永喜.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危害及其 防控对策[J1.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2):1084—10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