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业教学实施意见

来源:赴品旅游
2013年度作业教学实施意见

作业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抓好作业教学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各学科作业教学,提升作业教学常规管理的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工作的意见》和市《初中作业教学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制定我校作业教学实施意见,望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文件,领会精神要求,开展自查、自纠,认真贯彻落实。

一、实施原则

科学性 作业教学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各学科的特点,在作业的布置、批改和矫正等环节上力求科学和合理。

适度性 作业量大小、难易程度应以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正确地完成为标准。要以生为本,因生而异,依据学情,提倡分层作业。

及时性 作业教学应及时,以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激励性 作业教学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作业变成师生交流的平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励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不断体验成功与快乐。

系统性 作业教学要符合它内在的规律性,应该是完整的、系统的。要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应有学期的统筹规划,制定明确的实施目标、步骤和内容。要有单元、章节、课时作业的计划及安排。

针对性 根据本章(节)重难点,合理的设计或选择作业内容,注重本节知识落实和重难点的突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效性 作业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师生的互动交流、反馈教学调整、提升教学质量应有时效性。

二、实施要求

(一)设置要求

1.内容精选

要在集体备课中纳入对作业教学的探讨,提出明确的作业设置计划、内容规划,要体现学科特点。作业设计要符合课标、教材要求,适应学生实际,体现典型性和针对性,要以质取胜,要精选习题,反对布置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提倡布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作业。

2.形式灵活

要从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的不同特点出发,改革学生作业的内容和完成作业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操作、实践的机会,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个性。作业的设计在形式上可以有书面、口头、实践、课外阅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要相得益彰。

3.因人因材

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选取作业内容,合理搭配,简难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分层布置作业,包括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因人因材而异,力求让全体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总量适度

要严格作业总量,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实施以教导处监管、级部主任牵头、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负责、学科教师协作的工作机制。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规定,课后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时,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均能完成,教师有时间批阅,师生有时间互动反馈。

各学科作业设置应以配合教材下发的《配套练习册》及《助学丛书》为主,语文设作文书面作业(每学期建议16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设置适量书面作业,其他学科原则不留其它课后书面作业。

5.整洁规范

对学生书面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美观,字迹清楚(按规定用笔)、整洁,不写怪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作业布局要合理,格式、步骤要符合学科规范要求。

禁止学生使用涂改液和透明胶带等纠错,采用删批订正方式,禁止学生常规作业中使用计算器等代工工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收交要求

1.按时收交

课堂内的练习作业和少量的课后作业,应当堂或当天完成上交。平时或双休日的课后作业,要给学生明确收交时间,并及时收交(不管是否做完),应杜绝作业收交的拖拉不良习惯。

2.认真统计

建立良好的作业收交统计制度。作业先由组长收齐本组同学作业(不交的记好名单)交给课代表,课代表收齐各组作业后,根据组长的汇报认真填写《作业收交情况汇报表》,一并交到学科教师办公室(课代表最好当面将收交情况汇报给老师)。

3.严格督查

教师要及时查验学生作业的收交、发放情况。对上交及时、正确率高、书写规范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马虎、抄袭、潦草、凌乱等不符合要求的作业,要及时指出并退回,要求其补做或重做,做好指导工作;对个别学生拖欠、缺交、故意遗漏、上交态度恶劣等不良现象,要查清原因,及时追交,并给予批评教育。

教师应注意维护课代表的正常工作权力和秩序,培养学生优良的作业习惯,禁止以作业惩罚学生。

(三)批改要求

1.要准确及时

批改作业应及时、认真,做到不漏批、不拖延,禁止累积性批阅作业。随堂作业,尽可能当堂、当天批改,做到堂堂清、日日清。课下作业力争在24小时内与学生见面,作文不得超过一周。

2.要严正规范

批阅时要细致、科学、正确判断作业中解答的正误,批、画、删、点、圈等批阅符号明确、规范,不得在作业本上只划一个大“√”号或只批个日期、“阅”字。对作业中的小错误或不足,应进行简洁纠正或说明,便于学生自行改正;大错等情况应要求学生专门订正。

批阅作业的同时要做好相应记录,对一些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一题多解、学生创新解法、典型优劣等情况要重点记录,以便讲评时更有针对性。

3.要科学评价

评价统一采用双等级方式,即整洁等级和质量等级,建议采用甲A、甲B、乙A、乙B……等方式对应标记,也可采用等级+评语的方式。

评语本身就是很好的反馈,应注意措辞。表达要言简意赅、易于理解,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缺点,字迹工整、规范,整体有引领和示范效果。

4.要多元高效

多元高效的批改形式,可更好的促使学生在作业批阅中学习成长,既利于养成及时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又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批改可采用下列形式:一是教师批改(可采用全批全改、个别轮流面批、分组轮流批改等方式);二是学生批改(可采用同伴互批互改互评互学、学生自批自评、小组集体批评等方式);三是教师指导批改。

禁止教师以多元批改的借口让学生代工、代劳。

(四)反馈矫正要求

1.及时有效

要明确反馈时间和形式,形成规律,让学生心中有数,便于交流合作。课上作业最好当堂反馈,课后作业反馈应在下一次作业布置前,最迟也应在下一知识点新授。

2.科学有效

反馈讲评要科学、高效,突出讲解重点内容、精典内容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得失。要正确对待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拓展学生思维宽度与理解、分析问题的深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对问题作业也要提出批评,对少数自行订正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适时进行个别辅导,也可采取小组结对互助的形式,帮助学生订正。

要注重抓落实,用好《错题集》,形成“满分作业”。对于作业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要组织二次过关,不断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3.方式多样

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做针对性反馈。单独的小问题可以在作业上直接反馈;对于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可以课堂讲解,集体订正;而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可以单独面批。以上问题也可以配合小组互助方式。

三、实施保障

1.完善机制

学校成立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级部主任、备课组长为成员的实施督查小组,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学校建立、完善作业教学操作规范和检查考核制度,让教师教学、学校检查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展评表彰

各级部按周、学校按月定期举办作业展评、总结表彰活动,适时配以教师备课展评、表彰。正确引导师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互助协作的良好氛围,形成规范书写的意识和习惯,促使教师规范、创新作业批改方法,让每个学生和教师在作业展评中都有收获和进步。

3.专题研讨

利用集体教研活动进行作业教学的专题探讨,探索“滕州市教学研究网”相应各学科作业资源库,并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科教师的合作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业资源,达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减负增效的目的。

4.加强考核

学校将根据本意见建立作业教学评价奖惩制度,将年级组周查、学校月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作业教学情况的专项评比等评估计分,形成检查简报在校内公示。同时,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并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以此促进全体教师自觉提高作业教学的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