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赴品旅游
2013年第11期 第29卷 (总33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ALINSTITUTEOF JILE' ̄PRoVⅡ忙E No.11,2013 VOL29 Total N0.335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刘珈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关键载体,也是最容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未 来 所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通过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 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其对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今后开展有关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研究奠定 基础。 关键词:社会思潮;思想行为;大学生思想行为 中圈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ll__0l1O—o2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我国高等院校客观存在着民主社会主义、自由 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这些 社会思潮的传播,给我国高校师生带来政治观和价 值观的强烈冲击,制约着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 文化建设。我国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高校社会思潮必 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才能引领高 校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被社会思潮影响,使大 学生感到迷茫,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出 现发展趋势多元化,甚至扭曲化的个人价值观,这些 都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难 以有效发挥,无形中加大了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因此,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 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 平,有利于大学生自主作用的实现和发挥,促进大学 种思想潮流和思想运动,夹杂着许多是非观念、社会 心理和强大力量。一种社会思想在一定时期内能否 满足某一人群的心理需要,成为决定其流不流行的 主要原因。 社会思潮形成的外在原因: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意识一开始就 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 种产物。”任何社会思潮总是通过一定阶段的社会 意识形态反映出来,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社 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于是便构成了社会思潮发生、 发展所表现于外部的基础。 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变化的重要阶段,由于对社 会认识尚浅、思想上不成熟,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如 何实现人生价值是他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社会 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 效性。 二、社会思潮形成的原因 社会思潮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基本特性,是社会 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 的社会意识形态互相渗透,共同成为社会思潮的主 要构成要素,双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而 构成有机的整体。 社会思潮形成的内在原因:社会思潮的形成机 制主要体现在社会心理机制方面。社会思潮作为一 收稿日期:2O13—o7—3O 思潮总是为了传播符合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观点和言 论,为大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指明 了方向。其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进一步成熟奠 定了一定思想基础。 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心理,受到青年大 学生的拥护和支持。社会思潮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选择思潮很重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思潮能 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如果大学 生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走向 社会并融入社会,那么,当代大学生就可以选择正确 作者简介:划珈含(1986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l0 的、符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选择释放正能量的 社会思潮,不仅能够更好地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 益的关系,还能够把自身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有机 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会思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的 切身利益,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大大提高了大学生 的参与性。它促使大学生大胆创新、激发自身潜能, 并结合原有的思想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四、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 的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为主体引 领礼会思潮 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思潮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才有了如今的和谐礼会,这要求我们必须高举社会 主义旗帜。学史使人明智,学史使人知荣辱。对于 那些非主流社会思潮,需要大学生自觉区分我国实 行的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思潮所宣扬的社会主义之 间的不同,用更便于接受的方式,引导社会思潮的积 极意义,消除社会思潮的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出我们 所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内化于品质,外化于实践。 (二)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大学是否树立教育先行的理念、是否坚持教育 为本的原则,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各 大高校应该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接班人为最终目标;要提高对在社会思潮影响下 大学生群体“六观”变化的重视程度。同时,对于学 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锻炼培养、政治觉悟 的全面提高和道德素质的提升都要重视起来。学校 领导还要切实关注国内外教育的发展变化,积极探 索并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切实加强学校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 以及学生团体的思想水平。针对不良社会思潮的严 重侵蚀,要提高警惕,丰富校园和谐、民主的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受到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 高度重视,提升学校内部形成的这种特定的文化环 境,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不断满足大学生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修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 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规范利用大众传媒,优化思想舆论环境 报刊、图书、杂志等,以文字和图片为传播内容 的大众传媒成为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媒介,对 于这类媒介,应引导大学生学会甄别消息的真实性、 科学性、可靠性,警惕其成为宣扬资本主义思想的隐 蔽阵地,防止其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产生不利影响。 电视、电影、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新颖、便捷、 高效的特点,迅速融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 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成才、成 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大 学生教育,高校要着力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 导,强化阵地建设,营造正面的舆论趋势;要有效把 握网上舆情,强化网上信息发布,增强网上舆论的正 面引导能力,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 氛围。 (四)扎实丰富科学理论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 思想道德素质 青年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 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树立对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忠党爱党。大学生应该充 分利用课堂,吸收精华,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转化为思 想武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积极配合老师进行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交流。大学中的自主学习使 学生有更多自由学习时问,使其可以更好地利用学 习资源。我们要用整体观点看问题,树立大局意识、 忧患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而努力。 大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需要在 实践中得以提升,大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 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果不通过个人的社会实 践亲身体会,获得对社会主义真切的感受和认识,这 些理论知识将不能转化为个体的信念和动力。实践 出真知,实践出人才。我们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科 学理论知识,还要广泛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在 实践中深人实际,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 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 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促进高等教育 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良寅.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镶研 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2]霍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思想教育研究,2009,(1). [3]张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D】.长 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4]冯媚媚.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 对策[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O07. [5]于天博.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的 分析[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