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检测考试质量分析

来源:赴品旅游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检测考试质量分析

灵台三中 陶拴珠

一、试题分析

本次检测考试试题总分50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列举题、辨析题和材料解析题四类。以世界史下册为重点考查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同时突出了能力立意,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出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水平目标测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益和效率。下面具体分析试题的特点,成绩,存在问题及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二、成绩分析 班级 2班 4班 6班 8班 考试人数 40 41 38 34 及格人数 22 23 25 21 46.14 优秀人数 5 4 3 6 平均分 61.4 59.9 61.8 63.0 61.44 及格率% 55.00% 56.00% 65.79% 61.76% 59.84% 优秀率% 12.50% 9.76% 7.89% 17.65% 11.76% 质量分数 从成绩来看,4个班的两率一分都很差,质量分数低,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差距依然很大,尖子生少,优秀率低,最高分93分;最低分25分。

三、学生存在问题 (一)学生方面:

1、本学期因为上课时间紧张,没有系统复习的时间,加之学生不重视这门学科,课外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记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深。对学过的知识遗忘过多,该记的还没记下,该理解的还没理解。

3、审题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不高。部分学生不会审题或审题能力不强,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回答问题时拿捏不准,导致不能把已掌握的基本史实迁移到试题中,从而造成了失分。

4、历史思维及实际运用能力不强。从材料题的答题情况看,一些同学对于需要自己用语言加以概括并表述的题,应答能力差,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不切题意,这是需要今后注意和加强

训练的。

5、获取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二)教者方面:

1、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一味的追赶课程进度,乱了手脚,导致重点突出不够,训练不到位,学生记忆混乱;

2、对学生的课后巩固情况检查落实不到位,仅靠学生自觉去落实,效果差; 3、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培优转差工作做得欠缺;

4、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管理松散,导致学生不重视、应付、作业拖拉、书写潦草、预习习惯差,课后不识记等。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切实抓好学生识记、训练,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要求学生记死。本人加强督促检查和监管力度,以夯实基础。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想,想知识主干,想思维方法,想命题意图,想时政热点联系,想审题解题思路,想规范答题。

3、抓好分类推进和扭弱转差工作,不放弃一名学生, 降低重心,把握尺度,在课堂教学、平常的提问方面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掌握学生动向。

4、加强学法研究与指导,如①审材料、抓中心;②审题目,抓关键;③审设问,抓角度;然后找课本,采点等,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习惯,提升质量。

5、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本次监测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今后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