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古诗词欣赏

来源:赴品旅游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古诗词欣赏

一、(2022·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诗人于春夏之交,泊船北固山下。 B.开头两句中,“客路”“行舟”二词,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C.三、四两句写所见景色,江水与两岸齐平,风正帆悬,意境开阔。 D.最后两句,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引起读者对诗人情感的关注。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的哲理。

二、(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片抒怀,写词人请战,情豪志壮。 B.上片中“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上片结尾二句,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 D.下片结尾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4.“狂”贯穿全词,词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内心。请简要分析。

三、(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①风和雨。 无意苦②争春,一任③群芳妒。零落④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着:遭受。②苦:苦苦,极力。③一任:任凭。④零落:凋谢。

试卷第1页,共6页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题目点明了本词的写作内容。 B.全词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的与众不同: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

D.本词托物言志,词中梅花正是作者在仕途屡遭排斥后失落惆怅、内心无限悲凉的写照。 (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本词上片呈现的画面。 四、(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南园(其一) [唐]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此诗是李贺组诗《南园》之一,大约写于元和十年春,李贺辞官离京,回到故乡昌谷,闲居南园之时。 6.请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诗人由花朵的艳丽联想到江南女子的容颜,以人面喻花面,用语新奇。 B.“可怜”意为可惜,此句描写了日暮时分花落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 C.此诗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南园风光描绘得生动传神。 D.全诗意象丰富,色彩缤纷,视听结合,画面感强,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7.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会写出风格迥异的诗歌。请比较此诗与《雁门太守行》在内容与情感上的不同。

五、(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初秋行圃①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注:①行圃:指在园子里散步。②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8.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前两句写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正催着园子里树上的蝉鸣叫。

B.诗歌的后两句写蝉鸣仿佛就在身边,可是去寻找时,蝉却不鸣叫了,就好像是知道有人来找它。 C.这首诗用寥寥数语描写了初秋时节夜晚的情致,同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 D.这首诗极为平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蕴含理趣。 9.本诗写作手法多样,请你作简要分析。

六、(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2页,共6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作者是如何描绘出猎“壮观”场面的?请从善用夸张,巧用动词等角度,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七、(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呢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长于律诗,有“杜律”之称。《春望》为五言律诗,表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B.艾青是“土地的歌者”,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诗节形式自由,句子长短错落,不讲究押韵和对仗。 C.甲诗颈联写出了战争离乱中人们共有的一种心情,能够引起广泛的同情和共鸣。 D.两首诗都是基调沉郁、感情凝重,深沉中蕴含着炽烈昂扬,悲愤中预示着新生希望。

13.甲诗以“________”字领起前四句,由远及近,视域开阔;乙诗以“________”一词统领四句,由近及远,虚实相映,以声夺人。

14.情到深处,诗人泪目。杜甫和艾青之“泪”有什么相通之处?

八、(2022·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 B.由于潮水上涨、江面开阔,诗人因此感到悬心。 C.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试卷第3页,共6页

D.家乡的书信从何处传来,原来是大雁从洛阳捎来。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

九、(2022·浙江衢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学习任务。

刘伯川席上作

①[明]杨士奇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②。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注释]①杨士奇:明代大臣。他十四五岁时去拜访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应刘伯川之请而作此诗。②琼瑶:美玉,这里指冰。

16.除了深山访友,诗人还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你用“深山访友”或“艺花邀蝶”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17.这首诗调动了我们哪些感官去想象诗中的情境?结合诗句分析。(写出两种即可)

十、(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 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19.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十一、(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古代诗歌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试卷第4页,共6页

20.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 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 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21.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A 2.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或推陈出新,生生不息。)(意近即可)

3.C 4.狂在外形:词人行为举止狂,比如率众多随从出猎(或词人语气狂,比如他说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 狂在内心:词人“两鬓微霜”仍不服老(或身处逆境,仍积极进取)。 5.(1)D

(2)示例: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6.D 7.(1)内容:①《南园》通过“花枝”“草蔓”等意象,描绘了生机盎然的田园之景,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②《雁门太守行》则通过“黑云”“角声”“燕脂”“夜紫”等意象,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情感:①《南园》抒发了诗人对南园风物的喜爱之情,委婉地流露出归隐情绪,也隐含着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②《雁门太守行》则赞扬了唐军将士英勇无畏、报效国家的精神。

8.C 9.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赋予人的情感;语言平淡(朴实),情味悠长,充满诗情画意;视觉与听觉结合,富有情趣和理趣。(意思对即可)

10. 11.“千骑”“倾城”夸张地写出参与出猎的人员众多,表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排场盛大,表现出了场面壮观。“卷”字写出了出猎人马越过小山冈时速度之快,显示了声势浩大,暗示了空间广阔,表现出了场面的壮观。

12.D 13. 望 歌唱 14.因为他们都有一腔爱国热情,而且国家都在遭受战争的摧残。(意思对即可) 15.(1)C

(2)这首诗写的是乡愁,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写出思乡之情即可)

16.示例:踏雪寻梅、喝酒作诗、寒冬赏雪、溪山踏冰、席上赋诗、野桥访梅(四字短语中要有动词。) 17.示例:“寒气侵入骨”,调动视觉,诗句中的飞雪、溪山、梅花等景物,让人仿佛看到青山红梅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调动触觉,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冰天雪地里刺骨的寒冷;调动听觉,“溪山深处踏琼瑶”,让人仿佛听到踏碎冰雪的声音;调动嗅觉,“贪看梅花过野桥”,让人仿佛被梅香吸引,一路踏雪寻梅;调动味觉,由“酒未消”联想到唇齿间尚留酒的醇美滋味。

试卷第5页,共6页

18.B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B 21.示例一:这两句诗写的是: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青天。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示例二: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试卷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