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学镀铜原理

来源:赴品旅游
1999年7月 电镀与环保 第19卷第4期( 第108期)·5 电镀与精怖,1998}20(1): [3]王丽丽Zn.Co音盒电镀43 配方8… [4]S ̄nkarapa—pavin ̄S Met Fini,1989;87 1 2 J:9 芳香酮B,E儿 17 3 [5]袁国伟等代盒胶的研究与应用电镀与涂饰,l995: 14(3):6 [6]欧洲专币_『EP 697469,1996:2 21 7] 日奉专利JP 9660393.1994;8 24 8 Kardos O.Current Distribution 0n M ̄croproGles Pla: ing,1974 (2):129~137;(3):229~237:(4 J 317~ 324 [9] 夏绍青,左正忠抗有机杂质幂加荆对镀锦溶}瞳整平 性能的影响电镀与椽饰,1996{15(4):7 [10]邓文等印刷电路板酸性光亮镀铜前研究电镀 涂饰.1996{15(3):4 [11: 胡如南等酸性镀镉光亮剂国产化研究材料保护 1994;27(11):1 5 (收稿日期1 999 02 07) f ),199l{24(7):22 化学镀铜新工艺及在电子工业中应用 New Electroless Copper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 白拴堂 (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五研究所,甘肃 三 翔 (平凉普业印刷机械有限套司,甘肃 鲫摘要:论述了化学镀铜新工艺厦其镀液的成傍、作用厦对镀层的影响 一 速了此工艺在印刷线路饭上孔壁的导电化、内层铜箔的北理和电磁液封闭等应用。 ≯Abstract gY and bathositi on fu ion 8S {c: New Eec Newtechn ology andi bathmmp . ct wdrasd ots On del ̄osit are scuss di ed…ndits position and suHace morphology stated Its applicatior ̄in conductivity of hole wail.treatment 0f inside layer and sea]( e]ectromagnefie VgaV ̄are detailed. Keywords:Eleetroless copper process FundamentM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1前言 化学镀铜作为塑料等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研究 成、结晶形态等方面显示出甲醛溶液所不具备扮优 势而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就扶磷酸盐作为迁原剂的 化学镀铜新工艺和化学镀铜层的基本特性作一综 逑,同时论述此工艺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始于1950年。早期研究着眼点是镀液稳定性,其后 是印刷线路板上通孔内表面的导电化,析出高速、均 匀、高性能镀层。最近几年盛行研究了甲醛的替代 物次磷酸盐卜 、乙百;f酸。、DMAB(二甲基乙酰胺 酸) 等作为化学镀铜液中的还原剂,其中次磷酸盐 2基本特性 2.1化学镀铜工艺的基本原理 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铜离子筏还原成 金属铜晶体,从而沉积在制件表面上的镀覆方法,这 就是化学镀铜工艺的基本原理。新的化学镀铜工艺 怍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液,由于其在镀速、链层的组 6’ July 1999 Electroplating&Pollution Control v01.19 N0.4 主要研究还原}ili的选择和溶液的配制:若用甲醛为 还原剂,化学镀铜基本按如下进行: cu¨一HCHO+3OH一一cl】+HCOO+2 O 量.会造成吸附在基材上的钯脱落.致使成本增加。 还原剂 采用欢磷酸钠 其浓度应维持在20~ 50g/L 用 a0H或KOH提高镀蔽的pH值.H,sq或 HCI降低镀蔽的pH值。镀液在酸性及中性范围时, 析出反应难以进行 只有在pH值9~12范围内才 发生析出反应;若pH值过高,则反应过快,会发生 2.2镀液配方夏工艺条件 “次磷酸钠(或乙酚酸、Db&kB等)作为还原剂 的化学镀铜新工艺的镀渣配方及工艺条件如下: CuSO ’5 O, L 60~90 EDTA g/L 100~180 如下现象:(1)镀层粗糙;(2)镀渣易分解;(3)易降 低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4)改磷酸盐消耗过快 析出促进剂 当要求镀层厚度1 m“上时,促 欢磷酸钠.g/L cl一、Br一,m L 20--50 30--60 Ni 、Co2 .giL 2-MBT, L 0 1~10 0 1~10 进剂为 1 及c02一.添加量控制在0 1~10g/L 若 添加\ H及0 量过太 镀层的沉积速度会太快. 镀液稳定性降低,镀层性能下降.因此 促进剂应勤 加少加。 添加微量添加剂作用:(1)控制镀层的析出速 度,延长镀蔽寿命;(2)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减少 镀层中的孔隙、针孔;(3)改善镀层的物理性能 常 用微量添加剂:硫脲、2-MBT(2一巯基苯骈噻唑, 表面活性剂 g 5--20 Ⅱ.。一联呲啶,mg/L pH(用NaOH、H2sq调整) 7. C £.rain 1~20 9~12 65=5 5 2.3镀液中各成份作用和对镀层性能影响 铜盐一般采用CuSO ̄·5H2O或CuCI ’2 O, ( H NS)、聚二醇等 镀液pH高时,台产生一价铜 离子.此时可添加二毗啶基等氮类化台物、胺娄化台 物加以控制,其添加量为l~100mg:'L 2.4铜镀层的成份 谈工艺的铜镀层中主要有Cu、P、Ni、Co等成 份。以欢磷酸盐为化学镀铜液的还原剂及 - 对 镀层析出速度、镀层中Ni,,'Cu比值及电阻值扮影响 列于表1 铜盐中阴离子有CI、Br、F、s0:.因而在低pH区 域铜不能光滑析出 铜离子浓度最好在1~lOg/L。 铜盐中杂质应尽量少,最好用活性碳处理。 络台剂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HEDTA、NTA这类的含胺物质,还有采用有机酸如 柠檬酸、酒石酸等。络舍剂与铜的摩承比为2 1 络旨剂不足时,析出的镀层粗糙且镀液易分解;若过 表1 Ni”/Cu”比值对铜镀层中Ni!Cu比值影响‘ 镀液pH值9 2,温度65℃ 表1可知,增加镀蔽中N 一浓度,即提高了 镀层中N 与P的含量.镀层中NiiCu比值低于镀渣 中N1“ cu"比值,因而镀液中cu 一更易教还原。 此外,镀层中Ni/Cu比值与电阻值成正比。有时添 加的析出促进剂是Coz 而不是N .在这种情况下 镀层中Co/Cu比值(全金属离子浓度0 025moliL)低 于添加N 时镀层中N cu比值 2.5铜镀层的表面形态 : 1999年7月 电镀与环保 第19卷第4期(总第108期)·7 般化学镀锢层表面形态相当粗糙,且易形成 粒状晶体,但此新工艺中 由于镀液中戚份的特殊 性,且增加了镀蔽中N 浓度及升高pH值,因此 镀铜层表面平滑.晶粒细小 且硫脲、2.MBT等各 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会促进镀层针状晶体的生成, 此 艺下的铜镀层的表面形态比甲醛作还原剂的化 学镀锢工艺的铜镀层好得多 3新工艺在电子工业中应用 3.1 印刷线路上的通孔及细管内壁的导电化 在电子工业中 L金属化目前大都采用化学镀. 莸得金属底层,熬后进一步加厚电镀。工艺流程 如下: 涂脱膜剂一晾干一诛保护漆一晾干 钻孔一一扩孔一通孔检查一一亲水处理 水洗一孔壁粗化一水洗一铜基体粗 化一一水洗一络台物清洗一敏化一水洗 ,话化一水洗一刷洗板面一水洗一 沉铜一水洗一孔壁内镀铜一水洗一剥 落保护漆一酸洗一刷洗板面一水洗一 酸洗一水洗一加厚镀铜一水洗 此工艺有下述优点:(1)室温下进行,避免了薄 印制板在高温溶{夜中l处理而发生翘曲和透人湿气等 缺点;(2)铜层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钎焊性:(3)可减 小接触电阻;(4)提高表面的耐磨性;(5)可增加线 路板上导线厚度,扩大载流量;(6)可使其 L壁金属 化、导电化等。 为了使其导电,薄铜层的厚度必须在0 5,um以 上,且内壁镀铜层应无孔洞、厚度均匀。这种工艺的 化学镀铜液不添加还原剂、促进剂 在镀铜液中浸 3rain即可获得O.1uTII厚的镀铜层 然后再在硫酸铜 镀液中 镀铜层。l dm:电镀铜,就可获得0 5 m ,u 上的 3.2内层箔处理 制造多层印刷线路板时,为确保内层铜与绝缘 树脂扮结台力.一般需进行黑化处理。所谓黑化处 理,就是在含亚氯酸为主要试剂的强碱液中,浸泡内 层铜箔后即可获得黑色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虽然 与环氧树脂有良好的附着性,但与具有耐热性及开 电性优良的聚酰亚胺、BT(1积马来酰亚胺三氮杂苯) 树脂、PPE材脂(聚苯醚 的亲和力不好 此外 黑化 处理形成的氧化铜,在告有盐酸、整台剂处理蔽中易 被溶解,易形成空洞。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次磷酸 盐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新工艺可获得针状结晶的镀 铜层,以用于替代内层铜的黑化处理。化学镀铜时 间与几种树脂材料的附着强度关系示于图l。 E 辑 缸 蓝 化学锭锕时间.∞m 图l化学镀铜时间与附着强度关系 由图可知,化学镀铜与环氧树脂的附着强度与 黑化处理相当,达到1.3kgf/cm ,对聚酰亚胺树脂及 其它耐热及介电性优良的树脂的附着力则有显著提 高;此外.化学镀铜层的耐蚀性、电可靠性及耐热性 等均优于黑化处理后形成的氧化铜膜。 3.3电磁波封闭 近年来由于使用的电子仪器 会产生大量的电 磁杂渣,已成为一大危害。为避免较薄、小型且具有 高性能的便携式电子仪器所产生的电磁波对社会造 成公害.必须做封闭电磁波处理。Ag、Cu、AI、Ni等 导电性高的盎属具有对电磁渡封闭的特性.可用真 空镀膜法、导电涂料等方法,将上述金属对携带式电 子仪器的外壳进行处理 目前常采用化学镀的方 法,对外壳镀铜,即使只有l~2gma镀铜层,对其电 磁波的封闭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然后再在镀层上采 用丙烯氮基甲酸乙酯类或丙烯硅类潦装,以选到外 观好、耐候性好、强度高目的。为了对电磁渡封闭达 到优异的效果,目前采用对便携式电子仪器外壳进 行以次亚磷酸盐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铜, 便在外壳 上形成针状结晶或多孔状镀铜层,再将其化学镀镍, 最后进行丙烯氮基甲酸乙酯潦装。经处理后,化学 镀铜层与潦层的结台强度达20kgf',cm .而只经化学 镀铜加有机涂层的结旨力只有10k ̄,t)'em ,显然结台 8。 July 1999 一 Electroplating&Pollution Control V01.19 N0.4 强度显著提高,耐久性大幅度提高,且对电磁波的封 闭效果也有所增强。 【2 R P Tracy Corrosi ̄Resist ̄o Electrol ̄Cop- per,Corrosiort,1990;(4):17~23 [3]电镀手册编写组电镀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杜, 4结束语 以次亚磷酸盐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新工艺在析 1977;(6):480~488 [4]李青化学镀多功能铜链层的研究丑应用电子工 出速度、镀层组成聂表面形态等方面具有其它化学 镀铜工艺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优点。因而,其在未来 的发展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其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业专用设备,1998;(2):27~30 [5j Thora,polakovic.Motif.Composltioet and Processfor Preparing a N'orteortductive Substrate for El ̄troplatlog Copper USP5398270,1994;2.5~13 [6] Ra力ddph,Ndmn,Pr ̄ess for Prepar ng a Nonconduc- ti ̄,e SubstrateforElectroplating USP 5139642.1992{ 【1] A Ta ̄lat E】Mallah F,leetroless Copper Plating New Applications Metal Finishing.1993;86(9):59~67 8,5~10. (收稿日期1999 02 17) 高耐蚀性光亮锌铁合金电镀 High Corrosion Resistant Bright Zn—Fe Alloy Plating s 曾样德 (成都市新都高新电镀环保I程研究所,成都610500) 摘要:研究了光亮氯化抽锌铁台仝镀液与镀层的各主要事数,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 Abstract:Main parameters of bright chloride Zn Fe plating baths and deposit features are investigated and verified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古量为3 96—25%时,不闪镀一层光亮锌难于常规 l前言 电镀锌铁台金在镀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锌 钝化 铁含量为0 2%~0 8%时,以0 4 96的耐蚀性 最优。也有学者认为0 2 96~0 3 96的耐蚀性最 佳 。国外主要应用碱性锌酸盐体系,法国居各国 之首,其次为日本,但应用比法国广泛。德国、比利 时改于日本.美国、英国和意太利叉改之。酸性体系 铁台金成奉低,又可将镀锌液直接转化以及优异的 防护性能而受到青睬。 由于锌铁台盎镀层古有少量铁,晶粒比纯锌层 均匀、细小、更致密,因此,它比纯锌层具有更高的耐 蚀眭。铁与锌形成固溶体台金,在腐蚀舟质中,锌铁 台金电位仍比铁负,但此锌的电位正,在同等腐蚀条 件下.zn与Fe电偶的电位差,比zn—Fe、z丌_Ni、Zn- Co与Fe的电位差负.故前者腐蚀速度远大于后者。 此外台金镀层中还有一定量的铁析出而存在于经钝 化处理的钝化膜中,钝化膜在干燥收缩变小时,裂纹 国外仅有专哥『}报道,未见应用实例报道。国内碱性 体系仅有一例技术鉴定报道,未见应用实例。纵观 总体,国内外锌铁合金的应用仅仅是开始,仍趾在研 究之中。但它已展现出很好的发展前景。 2电镀锌铁台金工艺 2.1前处理 前处理主要是除油、酸洗。重油污可按常规方 法处理,轻油污可与酸洗组合进行:盐酸5O%.添加 剂3%--5%,水45%--47%,室温.除净为止。 2.2施镀 难于达到镀层表面,延缓了腐蚀速度,使抗蚀性能提 高 有的学者认为Zn—Fe能提高对臻膜牯附能力, 具有良好的焊接加工性、抗蠕变性、易磷化性以厦优 良的抗蚀性(其抗蚀性为纯锌层的3~5倍)… 锌铁台金镀液有酸性、碱性二类工艺。镀层铁 2 2 1镀液配方厦工艺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