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宝玉 朱孔阳
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23期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研究了基于NB-IoT 技术的智能电网应用场景,并提出了电力隧道中可行的应用方案,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NB-IoT 智能电网 物联网
一、引言
随着相关标准落地,多家主流网络设备厂家的NB-IoT商业方案已经发布,且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已在部分城市进行了试商用及业务应用示范[1]。预计一年内,基于NB-IoT 的物联网建设会大面积铺开,这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NB-IoT 简介
窄带物联网(NB-IoT)是一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主要面向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广覆盖的物联网业务。与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相比,得益于增强的功率谱密度,其信号穿透力强,可适用于一些对深度覆盖要求较高的场景;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评估可支持高达每扇区5 万以上的终端;对功耗要求很低,终端寿命普遍超过十年以上;低成本的模组芯片,一套芯片不超过5 美元,而且有望随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潜在应用场景
目前,智能电网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需要对电网一次和二次设备状态进行监测,通过在这些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将数据回传至调度中心,实现有效的管理。在以往的方案中,大多数主网设备都是通过电力专用网络与调度中心通信,而配网设备因为覆盖面广,建设专用网络投入较大,GPRS,Zigbee 等无线方案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没有一种主流方案能得到各方认可。NB-IoT 的出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由于NB-IoT 技术传输速率低,且移动性能较弱,比较适合非实时不连续的低速业务,结合其增益高覆盖深,以及超低的功耗,比较适合的智能电网业务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终端的异常报告类通信,异常报告属于不连续的低速数据类型,正常状态无信号传输,一旦出现异常,触发告警信号,与调度端进行通信。电网的各种信号告警装置,如变电站的围墙红外对射装置,电缆沟盖板状态监测,配网终端台变刀闸状态监测,配电房环境监测类都可以加装NB-IoT 通信模组,变身智能化装备。2)周期性的状态报告类业务通信,最典型的就是用户端的智能电表业务,每月自动上传用电量,这类业务对时延不敏感,但是因为终端数量多,要求能支持大数量级别的终端并发通信。3)对深度覆盖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地下电力隧道,电缆沟,电力顶管排管类,室内机器内部等,这些场景一般在地下,对信号的覆盖强度要求高,采用2*10W 功率的NB-IoT 终端设备可以有效提高信号增益[2]。
四、应用方案
一般来说,网络的结构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拿NB-IoT 网络来说,带有监测传感器或者信号发生器的装置就属于网络的接入层,这一层构建了网络的数据来源;汇聚层包括各类NB-IoT 无线基站,中间汇聚交换机,数据最终接入核心层进行交换和分析。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电网典型NB-IoT 应用网络的组成如下所示:
其中无线汇聚和系统平台部分由运营商提供,对上层提供业务API,电网应用根据需要调用API 数据,从而得以获取终端各种状态 信号。
五、NB-IoT 技术在电力隧道监测系统的应用
根据上述网络组织,我们选取了隧道监测这一应用场景进行具体研究。由于电力隧道中通常敷设有比较重要的高压电缆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必须对隧道环境进行监控,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如下:1)隧道内部带有NB-IoT 通信模组的终端监测类设备,主要包含隧道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电缆温度传感器,浸水探测器,有害气体监测器等,这些终端设备分布在隧道内部,实时或者周期性测量隧道内部环境信息,并与附近的NB-IoT 基站连接,按需求将数据上传给NB-IoT的系统平台。2)NB-IoT 基站,主要负责与附近扇区范围的NB-IoT 终端通信,并将获取的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3)NB-IoT 的系统层,这一层属于核心数据交换区域,一方面需要管理无线终端,另一方面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归类整理,并提供支撑上层的API 调用接口。4)电力隧道监测软件,上层用户端交互系统,通过调用系统层提供的接口,获取有效数据,从而实现对隧道的监测和终端管理。
总结:NB-IoT 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其优点非常明显。随着运营商不断建设完善网络,这一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会不断落地,必将有效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鲁娜, 等.NB-IoT 运营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兴通讯技术,2017,23(1):29-31.
[2] 李建军.NB-IoT 组网方案研究[J]. 移动通信,2017,41(6): 14-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