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作业 项目 安全隐患 1.1.1行车操作、厂房高空物品坠落;生产性粉尘危害人体。 防范措施 正确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防尘口罩。 分厂内禁止玩手机、听音乐、嬉戏打闹、奔跑作业,厂区内行走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1.入厂 1.1进入分厂 1.1.2厂区现场噪音大,机动车辆运行频繁。 1.21.2.1上班状态不佳,工作上班前8小时内不准喝酒;禁止酒后上岗,入岗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 保证好充足的睡眠。 2.1.1渣盆内有积水、密闭容器及其它潮湿物品,AOD出渣引起爆炸。 2.1.2渣盆有裂纹或损坏,AOD出渣渣盆漏渣。 使用渣盆前必须对每个渣盆逐一进行检查,禁止将有积水、密闭容器及其它潮湿物品的渣盆送入AOD出渣。 使用渣盆前必须对每个渣盆逐一进行检查,禁止将有裂纹或损坏渣盆送入AOD出渣。 接班后接班人员必须对上一班准备的出渣渣盆逐一进行检查。 2.交接班 2.1渣盆2.1.3快下班时交班人员渣检查 盆准备不到位,接班后AOD出渣渣盆漏渣或爆炸。 2.1.4使用渣盆未落实检渣场工、AOD炉前工、浇注工在使用渣盆查,渣盆内存在杂物、积水倒渣前必须对渣盆进行仔细检查,渣盆内等,出渣、倒渣发生爆炸。 必须干净不得有任何杂物或积水。 2.2.1使用吊具磨损、固定销、卡板松动等松动,起吊后吊具断裂吊装物坠落。 吊具使用前必须认真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使用前仔细行车吊钩进行检查,发现卡板松动应立即汇报维修处理。 2.2吊具2.2.2吊挂吊具的行车吊钩检查 卡板松动,起吊后行车吊钩脱落。 3.AOD出渣 3.13.1.2渣盆存放区地面不平出渣整或有积水,放热渣盆冷时检查 渣盆漏渣遇水爆炸。 3.1.3渣车拖地电缆磨损破皮,渣车运行拖曳漏电。 渣车轨道内外、渣车表面要定期清理保持3.1.1渣车轨道内外、渣车平整,且不得有积水及其它杂物;轨道要表面不平整或有积水,出渣干燥通畅;清扫出渣轨道区域必须有专人后渣盆漏渣热渣遇水爆炸。 监护。 渣盆存放区地面必须保平整干燥。 接班后需检查各台渣车拖地电缆完好情况,发现电缆有破皮、损坏的要立即报修处理。 3.2.1高位料仓下出渣轨道周边人员、车辆作业频繁,渣车操作视线死角较大,远控运行渣车易引发安全事故。 3.2.2出渣人员出渣与渣车3.2距离较近,渣液荡出烫伤人渣车员或烧坏设备。 操作 3.2.3运行渣车使用铁棒压按电源箱启动按扭以替代人员操作。 3.2.4余热锅炉设备周边停放热渣车烫坏相关电缆、设备。 启动渣包车前,应先检查轨道内外是否有人和其它障碍物,确认无误方可启动,开启渣包车前必须发出安全信号,远控操作必须有人沿途监护。 出渣时操作人员要与渣车保持好安全距离,开动渣车车速必须保持平稳,禁止急开急停。 渣车运行禁止使用任何器具替代操作人员操作。 4#、5#、6#AOD出渣车禁止停放在余热锅炉周边,出渣后渣车应直接开至渣场。 正常情况下渣场禁止翻倒渣盆,必须翻倒时禁止将渣盆放在潮湿、有积水或其它杂物的地方翻倒,翻倒前必须疏散周围人员,渣盆翻倒应朝车间无人无设备方向,禁止朝向人行通道及行车驾驶室方向翻倒。 挂置翻渣钢丝绳后应远离渣盆最少10米方能指挥行车起吊翻渣。 翻倒渣盆必须选择放置时间较长,冷却情况较好的渣盆进行翻倒,未到规定放置冷却时间的渣盆禁止翻倒。 挂置翻倒渣盆吊耳时要选择好路线,行动前必须认真试探路线上积灰厚度及热度。 3.3.1地面潮湿积水,翻倒渣盆热渣喷爆。 3.3.2行车起吊翻渣易蹦渣3.3渣盆伤人。 翻倒 3.3.3翻倒渣盆温度越高越易滋生热渣喷爆事故。 3.3.4翻倒渣盆后挂置渣盆吊耳,路线选择不妥,脚踩入热渣烫伤。 3.4.1渣车上积灰较厚,渣车表面不平整,渣盆放置歪斜,出渣易漏渣 3.4.2攀爬渣车摔伤。 3.4渣车3.4.3作业过程中踩空渣车清理 临边摔伤。 3.4.4作业现场扬尘,易粘附身上,使用气体吹扫发生意外。 4.渣盆吊装 4.1AOD出渣及出渣渣盆4.1.1出渣时渣盆内有积水或可燃杂物。 4.1.2渣车拖地电缆拖曳破损漏电 定期对渣车进行清理。 上下渣车应将渣车开到至指定地点沿梯子上下。 上渣车进行渣理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 禁止使用气体吹扫人体,防止气体或杂物进入身体发生意外。 准备渣盆时必须认真检查,发现渣盆内有积水或可燃物禁止使用。 交接班认真检查,定期维护更换 吊装 4.1.3渣盆摆放不平稳,出渣吊装时热渣外益。 4.1.4渣盆变形出渣吊挂不平衡热渣外益。 出渣前往渣车上放置渣盆要平稳放置,渣车要定期清扫。 使用渣盆前要认真检查,定期维护及时更换。 AOD出渣后热渣盆必须在渣场冷却至渣液4.1.5吊装热渣盆不使用挂表面凝结后方能吊至地面冷却,挂置渣盆钩或使用挂钩过短;挂置好导链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挂钩,挂置完毕吊装吊具未及时远离渣盆,应立即远离渣盆,在安全的地方指挥行车起吊后渣液外溢烫伤人员。 起吊。 4.1.6行车起吊过快,吊装运行过程中渣盆晃动过大,行车要缓慢起吊放至平整地面,待放好后渣盆未落地放稳人员接近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操作,渣液外溢烫伤人员。 4.1.7渣场渣盆放置区地面热灰堆积较厚,吊装渣盆行经过程中不慎踩入热灰中烫伤。 4.1.8放置AOD出渣热渣盆放置靠近电缆、电箱烧损电器设备。 4.2.1渣盆吊装对角挂置吊具吊运,渣盆脱落高空坠物。 4.2.2以手替代工具挂取链条,行车吊装时配合不当夹手;上车操作空间受限,易摔倒、撞伤。 4.2渣盆外发4.2.4 14#门人员经过频繁,吊装 倒车司机不易观察过往人员。 4.2.5外发渣盆回厂检查不仔细,渣盆内存积水未单独分开存放,不慎误将存有积水的渣盆送入AOD出渣导致爆炸。 4.3倒渣渣盆4.3.1渣盆吊装对角挂置吊具吊运,渣盆脱落高空坠物。 4.2.3外发空渣盆回厂,卸车存放过高,碰撞或歪斜倾倒。 渣场吊装渣盆行经渣盆放置区要尽量沿出轨道两测或积灰踩踏严实的地方行径。 禁止将渣盆放在靠近电缆、电箱放置。 吊渣盆必须四个耳轴全部挂牢,禁止两根链条挂对角吊运,禁止一次吊运多个渣盆。 在渣盆装卸车时,应使用工具取挂链条,如需上车取挂链条时,必须站稳抓牢,人员下车后方可起吊。 外发空渣盆回厂卸车存放,渣盆叠放最多不能超4个。 拉渣车倒车入厂拉渣,装车人员必须注意提醒过往人员,避免发生车辆伤人事故。 外发渣盆回厂卸车时卸车人员必须对渣盆内是否存有积水进行检查。发现渣盆内存有积水的必须指定区域单独存放(渣盆内积水量较大的必须对积水进行翻倒在存入指定区域),待积水干燥后在吊入干燥渣盆存放区待用。 吊渣盆必须四个耳轴全部挂牢,禁止两根链条挂对角吊运,禁止一次吊运多个渣盆。 吊装、4.3.2渣盆内有积水、密闭使用 容器及其它潮湿物品,倒渣引起爆炸。 4.3.3向渣盆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垃圾潮湿、带水或有密封容器等,倒渣引起爆炸 5.1.1行车指挥站位选择不对,指挥手势不明确,摘取链条后未及时撤致安全区易造成事故。 渣场工、浇注工在使用渣盆倒渣前必须对渣盆进行仔细检查,渣盆内必须干净不得有任何杂物。 任何人不得向渣盆内乱丢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及生产垃圾)、岗位日常生活、生产垃圾必须集中倒到渣场垃圾存放区内。 指挥行车吊装出渣渣盆必须站在安全地带,手势要明确;吊运渣盆时四个耳轴要全部挂牢,人员全部撤到安全距离后方可指挥起吊,摘出链条时链条全部脱开渣盆四个耳轴,人员全部撤到安全距离后方可指挥起吊。 装卸出渣渣盆在指挥行车起吊及放下吊物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不得在无退路的死角处指挥,防止行车斜拉起吊。 盖渣盆盖时每班必须指定专人指挥,起吊前指挥人员必须确认另一侧已挂好并远离危险区。 在指挥行车起吊及放下吊物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不得在无退路的死角处指挥,防止行车起吊渣盆晃动碰撞伤人。 使用钢丝绳前要认真检查规格是否符合吊物重量及有无损伤,如断丝断股、电击退火等。考虑钢丝绳的负荷,不能单从钢丝绳的规格、大小来决定,要根据钢丝绳结构、新旧、吊物几何形状和倾斜角度等综合情况取适当安全系数。 风扇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电线、安全罩等部件,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不准带病使用,使用前必须把风扇垫平,不可串动,安全罩上不准放其他东西。风扇要转变方向时,必须停电,停转后再移动。安全罩(包括安全网罩)缺损时不准使用。 5.1出渣行车指挥 5.行车指挥 5.1.2出渣渣盆放置存放较近,装卸车场地受限易撞伤作业人员。 5.2.1渣盆盖时渣车两侧挂操作人员配合不好,一侧未挂好,另一侧指挥行车起吊,渣盆盖挂翻砸伤操作人员。 5.2外发吊装行车5.2.2空渣盆外发回厂卸渣指挥 盆站位选择不对,渣盆晃动碰撞操作人员。 6.1钢丝绳使用 6.工具使用 6.2风扇使用 6.2.1利用风扇现场降温使用不当,造成触电或机械伤害。 6.1.1生产中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钢丝绳,钢丝绳选择不当,吊装过程中断裂滋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