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赴品旅游
总第473期2019年10月(中)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473

October2019(B)

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沈飞明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中图分类号:G807摘

文献标识码:A

上海200540)

DOI:10.16871/j.cnki.kjwhb.2019.10.053

规范去识别善恶、是非、公私、荣辱,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并在行为实践中坚定履行道德义务,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品德。体育与德育各有特殊性,各自的教学任务也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结合点,存在多维性。德育主导的是规范和文明,而体育主导的更多是挑战和竞争。我国新课改明确指出了体育教学的多维性,即“既要育体,又要育心,更要育情”。因此,体育和德育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在诸教育中居主导地位,统领着体育教学。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在细节上关注育人,重视规则和行为准则,尊重同学和老师,助人为乐,是目前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体育与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体育教学

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具有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补充、延续和具体化。因此,重视体育教学中体育和德育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是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必须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加以重视,在行动上科学规范并积极探索,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内在的德育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关键词

德育

体育教学

整合

PracticeandResearchontheOrganicIntegrationofPhysicalEducationandMoralEducation//ShenFeimingAbstractPhysicaleducationandmoraleducationareinextrica-blylinked.Asasupplement,continuationandmaterializationofmoral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notonlyimpartsknowledge,skillsandabilitiestostudentsandenhancesstudents'physique,butalsodevelopstudents'intelligence,moldtheirtemperament,tempertheirwill,cultivatetheirgoodideologicalandmoralqual-ities,andpromotetheirall-rounddevelopment.Therefore,at-tachingimportancetothemutualpenetrationandorganicinte-grationofphysicaleducationandmoraleducationisanurgenttaskfor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Theymustpayattentiontoitinthoughtandideology,scientificallyregulatetheiractandmakeactiveexplorations,soastogivebetterplaytothemoraleduca-tionroleofphysicaleducation,andcultivatemoreandbettertal-entsforthesocie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integration

2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

对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归纳。2.2观察法

对学校体育课进行观察。2.3访谈法

向资深体育教师请教咨询。

3结果与分析

3.1德育概述

3.1.1德育的概念界定

德育是品行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具有广义的社会性概念,狭义上指学校的德育教育,共同特征是遵守社会道德、追求真善美、构建和谐社会。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德育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从德育教育目的和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方面概括,中学德育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3.1.2德育的功能

(1)社会性功能。倡导社会的真善美,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个体性功能。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针对每个学生灌输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服务社会,热爱祖国和人民,树立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3)教育性功能。即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是与做人的

1研究目的

德育和体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在很多时候却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导致教育的意义和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立体发展。体育教学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德育主要是以认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辨别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德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需要,通过自觉运用道德

作者简介:沈飞明(1968—),男,上海金山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

119

教改教法

方向、价值观相比,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性质更加明显。

(4)知识性功能。德育的知识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为人处世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合作性功能。对提高学生与人友好和谐相处的能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是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3.2德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整合

德育和体育教学既是独立的,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两者中分别可见对方的影子。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对等人数的接力赛跑,但是在一队学生即将获得胜利的时候,另一队学生中的队员采用违反规则的手段,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体育教学所不允许的。体育教师必须对违规学生进行讲解和说服,使学生真正接受道德教育。这样的体育教学才算真正在实际中有机整合了德育与体育教学,才能对学生进行深入人心的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这样的德育时机比比皆是。如在球类比赛中,面对强劲的对手和不利于己方的局面,学生如采用打人、推人、肆意犯规阻挡的方式,这时就是进行德育的有利时机,体育教师要当场或在其他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德育,并要在教学计划及其他教学资料中体现德育。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联系体育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目前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必须做到科学整合、不失时机、严格规范。

3.2.1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涉及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游泳等,形式主要有理论课、实践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德育活动或教育,如在长跑中出现的学生不能坚持和缺乏意志力的问题,在球类比赛中出现的学生缺乏规则意识、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地推人、打人和撞人等问题,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表现。又如在武术训练中,当学生的武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约束自己,不能随意欺负、伤害他人。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渗透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品质修养,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立体型、综合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德育对体育教学的约束作用,表现得比其他课程更为突出。如学生在室外活动时,有时锻炼队形是散状的,这对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在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内容,需要教师的细致考虑和科学安排。如在分组接力比赛中,有学生摔倒了,是去救扶还是不管,这样的问题需要体育教师在教案中设计体现,并在实际课堂中进行安排。3.2.2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

首先,体育教师既要品学兼优、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还要爱国、爱民、热爱学生。体育教师因为常年在户外工作,在言行举止各方面,有时候显得有些粗糙和不雅,如果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体育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际技能和训练手段、方法上,都必须做到科学、有效、严谨、安全,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形势的能者和达人,使学生成为建

120

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再次,体育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爱岗的事业心。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就必须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就必须有敬业爱岗之心,才能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工作。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有健硕的体型和洪亮的声音,做到表达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便于教学、有效教学,使教学效率最大化。3.2.3师生关系的性质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体育和德育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以及渗透途径。在初中阶段,学生个性张扬,许多学生出现了叛逆心理。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训练以及课外辅导中,要树立崇高的形象,做到关心热爱学生,时时刻刻作为一位师长和长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设计教学训练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锻炼,感到身心愉悦放松,使学生健康成长。所谓良好的师生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喜欢教师。学生在体育课上喜欢这位老师的话,就会愿意配合教学,遵守规则,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生生关系也会更加和睦,教学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品行在课中也会得到提升。3.2.4学生的个性特征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和逐渐成熟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表现欲强。因为体育课可在室外进行,因而对学生的要求和行为约束就更高和更难,尤其是男生。如果常规安排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在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范围内,个别学生就会不认真对待。对于教师规定的常规教学内容,学生不按要求完成,显得无精打采。根据学生的这些性格特征,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设计和要求上体现新鲜性和挑战性,多安排一些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项目,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意识和态度上重塑自己、约束自己,配合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意图。同时,教师也要利用雨天的室内课,还要在课内外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提升学生觉悟,规范学生言行,使学生改变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完善性格,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德育和体育教学的完美结合。

4结论

育德于体,德体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整合体育教学,是我们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围绕德智体美劳,在提升学生体质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德育功能的认识,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内在的德育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平.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

(5).

[2]张建秋.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的探讨[J].

青少年体育,2005(3).

[3]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

2005(9).

编辑李金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