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绿色建筑分部验收用表

来源:赴品旅游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单项工程名称 包含单位工程名称 已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本次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建筑面积 建筑类型 医院 (m²) 序子分部工程名称 号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签字 备注 ² (m) 建筑高度 1 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合格 综合验收结论:合格 其他参加验收人员: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 资源综合利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单项工程名称 包含单位工程名称 已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本次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技术(质量) 项目负责人 有限公司 叶喜容 负责人 分包单位 蔡启中 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 分包内容 外墙一体板 郑海涛 结构类型 框剪 层数 -1/12F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 重庆渝发建设施工单位 重庆固安捷实分包单位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检验批数量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见 1 建筑环境工程 1 合格 2 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1 合格 齐全,完整 质量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验结果 合格 观感质量检查结果 良好 综合验收结论:合格 其他参加验收人员: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环境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单项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包含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已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 本次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检查监理(建设)单备注 评定记录 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措施应符合《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和设计要求。 1乔木的树种、数量、种植密度以及室外具有遮阴功能的构筑物投影面积; 1 2外墙、屋顶表面材料的材质、颜色或太阳辐射反射系数; 3建筑红线内路面材料的材质、颜色或太阳辐射反射系数; 4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承担的空调负荷; 5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回收措施。 建筑物光污染控制措施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2 标准》50-052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室内主要功能房门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建筑采光3 主 控 建筑场地环境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项 1隔声屏构筑物的位置、材质和安装高度、宽度等应符合设计要 目 2植物隔声屏的位置、密度、宽度、深度及高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室内声环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6 1建筑构件的隔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室内噪声源的声压级、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 8 9 场地生态修复及表层土利用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 绿化方式、植物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及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的有机联系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建筑场地内部与外部人行系统的无障碍设施建筑应满足国家现行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5 求; -- 4 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和设计要求。 设计标准》GB/T 50033和设计要求。 主要大进深空间,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应满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规范和设计要求。 11 建筑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公共建12 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透水铺天盖地材料质量和铺天盖地质量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13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的规定。 设备系统布置及采用的噪声控制措施,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使14 用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单项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包含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已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 本次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检查监理(建设)单备注 评定记录 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主 1 采用节能方式供应生活热水时,系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合格 控 项 目 2 利用可再生能源时,系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给排水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保温材-- 3 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且应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用水器具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规格及外观 等进行验合格 4 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18870中的要求和规定。 给水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设备、配件设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给水竖向分区应符合设计要求; 2建筑用水点各处供水压力不大于,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合格 5 低压力; 3埋地钢管的防腐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给水管道、配件及设备的水压试验、渗漏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有关规定。 给水系统计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使用用途,对厨卫、绿化浇灌、景观、空调补水、游泳池补水、中水补水、冷却塔补水等用水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合格 6 2按照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用户的用水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3公共浴室等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 绿化灌溉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7 1应采用喷灌、微灌、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2采用微灌方式时,应在供水管路的入口处设过滤装置。 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当绿化灌溉、道路浇洒、车辆清洗采用非传统水源时,系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水质应8 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规定。 景观水体设置及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景观水体的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合格 合格 合格 9 -- GB/T18921的规定。 建筑造型应符合设计要求,装饰性构件造价应小于总造价的千分10 之五。 11 施工应符合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用材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混12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使用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结构中13 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使用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 14 预拌混凝土使用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拌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标准《预拌砂浆》GB/T25181及《预拌15 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3的规定,其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建筑中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结构建筑中耐候结构钢的使用情况应满足设计要求,材料性能应满足《耐候结构钢》GB/T 4181的规定;耐候型防腐16 涂料的使用情况应满足设计要求,材料性能应满足《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中的II型面漆和长效型底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17 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再利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物、配件,预制装配率及运输距离应符合18 设计要求。 公共建筑中可变化功能的室内空间中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设19 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0 说明: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 -- 合格 合格 --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年 月 日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达标情况表(一)

单项工程名称 包含单位工程名称 已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本次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建筑面积 建筑类型 医院 (m²) ² (m) 工程施工质量设计文件内容 筑)设计标准》条文号 专业 验收 结论 场地选址是否符合城乡规划 场地有无超标的污染源 建筑外墙、屋顶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的材料的面积比例(≥70%) 节地与执 室行外项 环境 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 符合设建筑高度 《公共建筑(绿色建类别 备注 是 有 否 □ 无 □ 建筑 建筑 合格 合格 —— 建筑 -- 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承担的空调负荷的比例(≥50%) 夏季设置排热回收措施的空调负荷比例(≥20%) —— 暖通 -- —— 暖通 -- 垂直绿化 建筑 计要求 幕墙设计的材质 玻璃反射比(20m以上≤,20m以下≤) (1、2) 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优化措施 — — 建筑 建筑 建筑 -- -- —— 建筑平面布局考虑通风采光 建筑(或主要开窗)前后表面压差(≥) ≥ Pa 建筑 —— 符合设 区域环境噪声检测值(《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夜规定值 ) 建筑 间≤50 计要求 建筑出入口达到公共汽车站或轨道站点的距离(公交≤500m,轨道≤800m) ≤500m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溉澜溪公交站(817路,831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至少2条) 符合设路,866路等)和新溉东路1站(651路) 建筑 计要求 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交通站点 符合设是 否 □ 建筑 计要求 人行通道是否采用无障碍设计 符合设是 否 □ 建筑 计要求 是 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计外窗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节能与执能行源项 利用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 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否 □ 是 建筑 是 是否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否 □ 建筑 外窗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板轴 线面积比例(≥8%) 4%~8%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 计要求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 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是 □ 建筑 否 若窗墙面积比小于40%时,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建筑 建筑每个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70%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 建筑西向外窗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30% 否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 是否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 否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 是否活动外遮阳系统 否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与建筑屋顶总面积 比例(≤20%) 屋顶透明部分采取的遮阳措施 ——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建筑 -- —— 6级 建筑 -- 符合设 外窗气密性等级(6级) 幕墙气密性等级(1~6层为2级;7层及以上为3级) 使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整体 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供暖空调设计是否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是 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时的冷建筑 计要求 —— 建筑 --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否 □ 暖通 —— 负荷计算 空调的冷热源形式(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 设备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VRV加新风系统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若采用锅炉,其密室热效率为(≥89%) ——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综合能源 效率、性能参数)(标准要求 ) 地下水式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是否采 取可靠的回灌措施 冷水机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 值(≤) 供暖、通风与空调的分项用电量、用燃气 量和用水量的计量系统设计 多联机2级,暖通 分体空调1级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 否 □ 暖通 -- —— 暖通 -- 分类分项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大于《建筑照明 设计标准》规定的现行值 是 □ 电气 否 符合设 计要求 照明插座与空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 符合设调用电独立计量 电气 计要求 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的 空气调节区是否划分在同一空气调节风系统 是 □ 暖通 否 —— 是 □ 空调系统是否设排风热回收装置 额定热回收效率(≥60%) 否 —— 暖通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采用(一次泵、二(5、6) 次泵)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采用调节方式 —— 暖通 -- —— 暖通 -- 空气调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最不利 值为(标准要求 ) 符合设暖通 计要求 是 间歇空调系统,是否设自动启停装置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是否具备按预定时间进行最优启停的功能 否 □ 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是否符合《三相 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规定的目标值 否 □ 是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电气 符合设 计要求 功率因数补偿措施 低压侧集中自电气 动补偿 公共区域声电气 控、灯控 符合设 计要求 室内照明控制方式 室外照明控制方式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照度控制 电气 计要求 建筑是否选用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步道 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或 自动人行步道控制方式 照明功率密度值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7) 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目标值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是否大于或是 电气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 电气 -- 是 电气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等于60% 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最大可调新风(5) (≥75%)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 分负荷性能系数(标准要求 )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40%) (4) 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面积比例(≥5%) —— 是 □ 暖通 否 供暖空调的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是否低 于国家现行有关能效等级标准规定的第2等要求 可选项 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是否低于标准规定值的20%及以上 否 是 □ 暖通 计要求 符合设—— 暖通 -- —— 暖通 -- —— 建筑 建筑 -- -- 建筑实际空调供暖系统全年能耗较参照 建筑降低幅度是否低于10%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 暖通 否 符合设 计要求 生活热水供应方式 生活热水提供的能量占生活热水耗能量的比例(≥60%) 给排热泵集中供应 水 给排100% 水 ——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 计要求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 (≥50%) 可再生能源空调用冷热量比例(≥25%) -- —— 暖通 -- —— 暖通 给排-- 符合设 节执水行 建筑给排水是否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 是 否 □ 水 计要求 与项 水资源利用 用水器具是否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 具》CJ164要求 是否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 是 给排水 符合设 否 □ 计要求 是 给排水 符合设 否 □ 是 □ 暖通 否 □ 是 □ 暖通 否 □ 是 □ 暖通 否 □ 采用密封、抗腐蚀管材 给排水 符合设计要求 空气调节冷却水是否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 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 比例是否大于80% -- 冷却塔补水总管上是否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 避免管网漏损有效措施 计要求 是 给水系统是否超压出流现象 卫生器具用水点供水压力(≤,且大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 给排水 符合设 否 □ 计要求 给排水 盥洗、医疗、符合设 计要求 用水计量装置设计的用途种类 给排集中热水、景水 观等 是 □ 符合设 计要求 选用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是否低于三级 否 给排水 符合设 计要求 绿化灌溉节水灌溉方式 给排微喷灌 水 符合设 计要求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应 一体化设计 是 否 □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本改造建筑对 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分析结论 局部结构部位建筑 进行优化结构加固分析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400MPa及以上强度的钢筋的用量比例(≥70%) 执行节项 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钢结构是否采用耐候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否 □ 一期为改扩建工程,属于既有建筑利用 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面积(≥300㎡) 一期为改扩建工程,属于既有建筑利用 建筑 计要求 计要求 符合设 符合设100% 结构 计要求 钢结构中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50%) —— 结构 -- 是 现浇激将法进否采用预拌混凝土 结构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是 建筑砂浆是否采用预拌砂浆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混凝土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比例(≥50%) 60% 结构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 结构 -- 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率(≥30%) 可选项 符合设建筑 计要求 符合设 建筑构配件设计是否遵循模数协调原则 符合设是 □ 结构 计要求 否 是 □ 土建与装修工程是否采用一体化设计 否 是 建筑砂浆是否采用预拌砂浆 否 □ 是 □ 结构 否 结构 符合设 计要求 结构 符合设 计要求 是否采用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且提供装配率≥15% 符合设 计要求 采用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运输距离 □水路____km(≤500) 结构 □陆路____km(≤200)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占可变换功-- 能的室内空间全部隔墙和隔断面积面积比例(≥30%)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 建筑 -- 重量的比例(≥10%) 空调系统的房间的新风量、温度、湿度等—— 建筑 -- 设计参数是否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 符合设是 否 □ 暖通 计要求 室内环境项 质量 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是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否 建筑室内照明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是 色指数等指标是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 电气 符合设执 行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是 □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准》规定 否 □ 计要求 建筑室内声环境是否 符合《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的要求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2) 收系数(<) 内表面最高温度不高于℃ 符合设建筑 计要求 设置集中供暖系统时,每个供暖房间是否 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是 暖通 -- 否 □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自动运行控制 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的 空气调节区是否划分在同一空气调节风系统 否 —— 暖通 -- 是 □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末端室温调控暖通 装置 符合设 计要求 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是否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2次/h)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是 □ 暖通 否 重要功能区域气流组织是否规范 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的面积比例是否≥75% 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是 选 否设置根据室内CO2浓度检测值调节新风量的控制 否 否 □ 是 餐厅、车库等的污染物是否串通到其他空(3、4、6) 间 符合设 计要求 否 □ ——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可 是 □ 暖通 符合设 计要求 项 主要大进深空间自然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是否≥75% 是 □ 建筑 否 □ -- 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系数≥%的面积占首层地下室面积比例是否≥20%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是否低于《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标准要求的平均数值 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是否 优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要求的平均数值 否 □ 否 □ 否 □ 是 □ 建筑 --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是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建筑设计时是否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以防止噪声干扰 是 否 □ 建筑 符合设计要求 低噪声设备、 设备系统设计时采取噪声振动控制措施 符合设消声器、软接头、减振基础 建筑 计要求 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使用率地否高于50% 建筑设计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且无视线干扰的区域比例是否≥70% (3)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可调节面积占外墙可透光面积比例是否≥60% 否 可选项执行 19 条文总数 不适用项条文总数 9 不适用项条文号 可选项执行条文号 5 是 □ 建筑 满足规划要建筑 求,≥70% 是 否 □ 建筑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设 计要求 、、、、、(5、6)、、、 结论 合格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1 本表用于采用分段方式验收的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 50-052)全

部规定的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情况统计;

2 本表中“设计文件内容”栏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对该栏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

目设计参数或措施,设计未采用项(未选用和不适用项)应填“--”;

3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对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签字盖章。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达标情况表(二)

单项工程名称 包含单位工程名称 已验收单位工程名称 本次验收分段/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建筑类型 医院 (m²) ² (m) 建筑高度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 / 《公共建筑(绿色建筑)类别 设计标准》 条文号 是□ 场地选址是否符合城乡规划 否□ 有□ 场地有无超标的污染源 无□ 场地遮荫的面积比例(≥50%) 道路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的材料的面积比例 (≥70%)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设计文件内容 专业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结论 备注 -- -- 节地执与行 室项 外 建筑外墙、屋顶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的材料 环境 的面积比例(≥70%) 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承担的空调负荷的比例 暖通 (≥50%) 夏季设置排热回收措施的空调负荷比例(≥20%) 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 幕墙设计的材质 玻璃反射比(20m以上≤,20m以下≤) 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优化措施 (1、2) 建筑(或主要开窗)前后表面压差(≥) 区域环境噪声检测值(《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值 ) 景观设计的生态修复措施 有□ 具有开放属性的建筑绿地是否对外开放 无□ 有□ 绿化植物是否采用乡土植物 无□ 架空层的覆土深度(≥) 是否采用乔、灌、草的复层绿化方式 无□ 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中 庭绿化等) 建筑 建筑 有□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暖通 建筑 建筑 节约集约用地车库设计方式(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 有□ 是否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各社会开放 无□ 有□ 停车设施是否不挤占行人活动空间 无□ 建筑出入口达到公共汽车站或轨道站点的距离 (公交≤500m,轨道≤800m) 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至少2条) 是□ 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交通站点 否□ 是□ 人行通道是否采用无障碍设计 否□ 有□ 建筑 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无□ 有□ 建筑 共享 有□ 公共空间是否社会公众开放 无□ 有□ 室外活动场地是否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无□ 硬质铺天盖地地面中透水铺天盖地面积的比例 (≥50%) 建筑 建筑 -- 建筑 -- 无□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 公共设施是否2种功能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联合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设备是否共同使用、资源项目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50%) 可选项 场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 雨水径流问题控制措施 地下室建筑功能 是□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计外窗 否□ 外窗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 例(≥8%) 是□ 是否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否□ 是□ 建筑 建筑 建筑 节能与执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 方标准及相关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建筑 否□ 是□ 建筑 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否□ 是□ 建筑 是否大于70% 否□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能行 源项 利用 若窗墙面积比小于40%时,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建筑每个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 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是□ 建筑西向外窗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30% 否□ 是□ 是否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 否□ 建筑 建筑 建筑 是□ 是否活动外遮阳系统 否□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与建筑屋顶总面积比例 (≤20%) 屋顶透明部分采取的遮阳措施 外窗气密性等级(6级) 幕墙气密性等级(1~6层为2级;7层及以上为3 级) 是□ 建筑 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否□ 是□ 暖通 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否□ --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使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整体热工性能 供暖空调设计是否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 空调的冷热源形式(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 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若采用锅炉,其密室热效率为(≥89%) 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综合能源效率、 性能参数)(标准要求 ) 是□ 暖通 的回灌措施 否□ 暖通 暖通 暖通 暖通 地下水式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是否采取可靠 冷水机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 供暖、通风与空调的分项用电量、用燃气量和用 水量的计量系统设计 暖通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大于《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规定的现行值 是□ 电气 否□ 是□ 暖通 否□ 是□ 电气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 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的空气调 节区是否划分在同一空气调节风系统 空调系统是否设排风热回收装置 额定热回收效率(≥60%) 否□ 暖通 -- 暖通 暖通 暖通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采用(一次泵、二次泵) (5、6)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采用调节方式 空气调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最不利值为(标 准要求 ) 是□ 间歇空调系统,是否设自动启停装置 否□ 是□ 是否具备按预定时间进行最优启停的功能 否□ 是□ 暖通 暖通 暖通 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是否符合《三相配电变 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规定的目标值 电气 否□ 电气 电气 电气 功率因数补偿措施 室内照明控制方式 室外照明控制方式 建筑是否选用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 步道 是□ 电气 否□ 电气 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或 自动人行步道控制方式 照明功率密度值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7) 计标准》GB50034规定目标值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是否大于或等于60% (5) 否□ 是□ 电气 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最大可调新风(≥75%)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暖通 性能系数(标准要求 )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40%) (4) 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面积比例(≥5%) 暖通 是□ 建筑 建筑 建筑实际空调供暖系统全年能耗较参照建筑降低 幅度是否低于10% 暖通 否□ 是□ 暖通 现行有关能效等级标准规定的第2等要求 否□ 是□ 暖通 比是否低于标准规定值的20%及以上 否□ 可选项 供暖空调的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是否低于国家 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 生活热水供应方式 生活热水提供的能量占生活热水耗能量的比例给排水 (≥60%)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50%) 给排水 暖通 暖通 可再生能源空调用冷热量比例(≥25%) 是□ 暖通 建筑给排水是否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 否□ 是□ 是否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 否□ 用水器具是否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是□ 要求 否□ 是□ 给排水 给排水 给排水 空气调节冷却水是否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节水与执水行资项 源利用 避免管网漏损有效措施 冷却塔补水总管上是否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是否 大于80% 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暖通 否□ 是□ 暖通 否□ 是□ 暖通 否□ 是□ 给水系统是否超压出流现象 否□ 卫生器具用水点供水压力(≤,且大于用水器具 要求的最低压力) 用水计量装置设计的用途种类 是□ 选用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是否低于三级 否□ 给排水 给排水 给排水 给排水 给排水 绿化灌溉节水灌溉方式 有□ 给排水 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是否大于其水体蒸发 量的70% 给排水 无□ 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应用部位 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无市政再生水,非传统给排水 水源应用部位 可选 项 除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其它类建筑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量的比例(≥80%) 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 (≥50%) 是□ 给排水 给排水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应一体化 设计 建筑 否□ 建筑 节材与材执料行资项 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分析结论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400MPa及以上强度 的钢筋的用量比例(≥70%) 钢结构中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 的比例(≥50%) 是□ 现浇混凝土进否采用预拌混凝土 否□ 是□ 建筑砂浆是否采用预拌砂浆 否□ 混凝土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比例(≥50%) 结构 结构 结构 建筑 结构 是□ 钢结构是否采用耐候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否□ 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 利用率(≥30%) 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 面积(≥300㎡) 是□ 建筑构配件设计是否遵循模数协调原则 否□ 是□ 土建与装修工程是否采用一体化设计 否□ 是□ 可选是否采用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且提供装配率项 ≥15% 否□ □水路 结构 建筑 建筑 结构 结构 建筑砂浆是否采用预拌砂浆 否□ 是□ 结构 结构 采用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运输距离 km(≤ 500) 结构 □陆路 km(≤200) 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占可变换功能的室内 空间全部隔墙和隔断面积面积比例(≥30%)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 例(≥10%) 建筑 建筑 空调系统的房间的新风量、温度、湿度等设计参 数是否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 是□ 暖通 否□ 是□ 建筑 否□ 是□ 建筑 否□ 是□ 电气 否□ 是□ 建筑 否□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 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是否低于室 内空气露点温度 建筑室内照明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等指标是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 室内执环行境项 质量 (2) 建筑室内声环境是否 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 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 是□ 暖通 温调控装置 否□ 是□ 暖通 节区是否划分在同一空气调节风系统 否□ 暖通 暖通 建筑 设置集中供暖系统时,每个供暖房间是否设置室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自动运行控制 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的空气调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是否90%的房间的平均自是□ 建筑 (3、4、6) 然通风换气次数(≥2次/h) 否□ 是□ 暖通 餐厅、车库等的污染物是否串通到其他空间 否□ 是□ 重要功能区域气流组织是否规范 否□ 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的面积比例是否≥75% 否□ 暖通 是□ 建筑 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是否设置 根据室内CO2浓度检测值调节新风量的控制 是□ 暖通 否□ 是□ 建筑 否□ 是□ 建筑 否□ 是□ 建筑 否□ 是□ 建筑 否□ 是□ 建筑 否□ 是□ 建筑 主要大进深空间自然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是否≥75% 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系数≥%的面积占首层地下室面积比例是否≥20%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是否低于《民用建筑可 隔声设计规范》标准要求的平均数值 选 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是否优于《民项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要求的平均数值 建筑设计时是否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以防止噪声干扰 设备系统设计时采取噪声振动控制措施 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使用率地否高于50% 否□ (3) 建筑 建筑设计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建筑 景观,且无视线干扰的区域比例是否≥70% 是□ 建筑 面积比例是否≥60% 否□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可调节面积占外墙可透光可选项执行 条文总数 不适用项条文总数 结论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不适用项条文号 可选项执行条文号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1 本表用于采用全面验收方式的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 50-052)全部规

定的单位工程的工 程质量情况统计;

2 本表中“设计文件内容”栏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对该栏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

计参数或措施,设计未采用项(未选用和不适用项)应填“--”;

3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对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签字盖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