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培训试题与答案_36期-03年

来源:赴品旅游


2003年36期安全评价人员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下列各题中给出了一些括号,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共

40个空,每空0.5分,计20分。)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文《安全评价通则》规定:“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2、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议的过程。

4、“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是: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和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7、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即有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规律、规程、条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总称。

8、安全评价一般可归纳为(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和(量变到质变原理)。

9、按可燃物性质不同,把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和D类火灾。其中:A类火灾是指(普通可燃物)火灾,B类火灾是发生在(易燃液体表面或可燃气体中)的火灾,C类火灾是发生在(电气设备及其附近)的火灾,D类火灾是发生在可燃金属表面的火灾。

10、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或一种物质迅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1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达到(事故预防)、应急处理、(抢险救援)目的。 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外部预案和内部预案)两部份构成。 1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4、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15、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是(危险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

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是(有害因素)。

16、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HAZOP方法,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过程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17、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是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18、提出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20、在安全检测检验中,通常用随机抽取的(样本)来推断总体。为了使样本的性质充分反映总体的性质,在样本的选取上遵循(随机化原则)。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给出了4个答案,依次为A、B、C、D,其中至少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边的括号里。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

1、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C)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严重性相同时,危险与事故可能性无关。 2、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评价危险程度。

C.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D.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3、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A)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其中(A、C)

A.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B.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C.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5、道七版中计算暴露半径的公式是(B) A. R = 0.265 MF B. R = 0.256 F&EI

C. R = 0.265 F&EI

D. R = 0.256 MF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六方面的责任,下列属于这六方面责任的有(A、B、D)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组织完成本单位的安全评价。 D.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7、根据类推原理,已知系统事故发生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度S,就可利用风险率R与P、S的关系求得风险率R:为(B)特征。

A.R=P/S B.R=PS

C.R=S/P D.R=PS+P/S

8、下列关于“事故树法”说法正确的有(A、D)

A.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B.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C.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D.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 9、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A) A.危险源。 B.人工作业。

C.机械。

D.人工作业与机械。

10、液体易燃性是以闪点作为标准划分的,依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规定,液体闪点符合( )的为易燃液体,闪点符合( )的为一级易燃液体。

A.闪点≤-18℃

B.-18℃<闪点<23℃ C.23℃≤闪点≤61℃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正确的在题目后面的括

号中打“√”,错误的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打“×”。共20题,每题1分,计20分)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安全评价和安全控制的结果无需按优先顺序进行排列。(×) 2、物质危险的辨识只需从其理化性质、燃烧及爆炸特性方面进行分析与辨识。(×)

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4、一般所说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

5、二人操作是一种冗余系统。(√)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7、正常运行不产生电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称为增安型电气设备。(√) 8、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罐区等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9、进行安全评价时,利用具有密切关系(或相似)项目的有关资料,来代替被评价项目所缺少的资料。这种安全评价依据的安全评价原理是代替推算法。(√)

10、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0),煤油的火灾危险性是乙类,所以生产、存放煤油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一定是乙类。(×)

11、凡是用泵高速输送高电阻有机液体,而且在容器内自由落于液面上,或是通过过滤器或类似设备,都会产生静电。(√) 12、重大危险源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3、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大纲按规定由建设单位送审。(√)

14、防火墙是防火用的,所以为了便于发生火灾时的人员逃生,应在防火墙上开逃生门。(×)

15、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16、故障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故障发生的规律是不可知的。(×) 17、警告分为视觉警告、书面警告、听觉警告和气味警告。(×) 18、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19、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事故树最小径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危险性就越高。(×)

20、原设定的系统,若系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通过显著性检验确定),就可将其合并,采用相同的安全技术措施;若系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应分别对待。(√)

四、简述题(共6题,每题5分,计30分)

1、简述选择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答:

a. 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b. 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c. 指示性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d. 辅助性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2、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答:

a.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措施; b. 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 c.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

d. 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e. 应采取的其它综合措施。

3、使用道七版时,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有:

答:

a. 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 2268 kg或 2.27m3。 b. 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 c. 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 4、简单罗列各单元评价结果或小结代替总体评价结论,可能犯哪些错误: a. 没有得出整个系统综合评价结论; b. 没有考虑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关联;

c. 没有说明各评价单元对整个系统安全的贡献。 5、简要说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的评价程序。 答:

a. 确定单元。

b. 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

c. 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

d. 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相乘求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e. 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f. 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

g. 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的危害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

h. 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 i. 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损失工作日(MPDO)。 j. 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 6、简要说明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答: a. b. c. d. e. f. g. h. i.

熟悉分析系统 确定顶上事件 确定分析的边界

详细调查事故的原因 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 确定分析的深度 编制事故树 事故树定性分析 事故树定量分析

五、论述题与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计20分)

1、某工厂的柴油储罐已经建成,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要申请安全验收,在进行验收评价

时,请问你选用什么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可选取以下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事故树分析(FTA)

(2)目前项目处于试运行阶段

(3)安全设施、安全管理运行情况、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选用以上几种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基本达到竣工验收安全的要求。

2、用布尔代数化简法化简该事故树求其最小割集;求该事故树的最小径集;画出以最小径集表示的事故树的等效图。

T

A B + +

C D X6 X7

+

X1 X2 X3 X4 X5 X8 答:

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最小割集:

TAB CDx6x7x8 x1x2x3x4x5x6x7x8 x1x6x1x7x1x8x2x6x2x7x2x8x3x4x5x6x3x4x5x7x3x4x5x8

得到9个最小割集,分别为:

G1x1,x6 G2x1,x7 G3x1,x8 G4x2,x6 G5x2,x7 G6x2,x8 G7x3,x4,x5,x6 G8x3,x4,x5,x7 G9x3,x4,x5,x8

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最小径集:

TAB CDx6x7x8 x1x2x3x4x5x6x7x8 x1x2x3x1x2x4x1x2x5x6x7x8得到事故树的4个最小径集,分别为:



P1x1,x2,x3 P2x1,x2,x4 P3x1,x2,x5 P4x6,x7,x8

以最小径集表示的等效图为:

T P1 + X1 X2 X3 P2 + X1 X2 X4 X1 P3 + X2 X5 X6 P4 + X7 X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