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沈阳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赴品旅游
沈阳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崔佳瀛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9期

崔佳瀛

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形象深入人心,现代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绵长的历史赋予了沈阳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积淀,这对于沈阳的旅游发展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根据沈阳旅游发展的优劣势,着重分析讲述了未来沈阳旅游发展的对策。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和旅游等方面联接沟通的重要枢纽中心,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跻身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是极富竞争力、投资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城市,研究沈阳的旅游发展对沈阳城市经济的推进和国内旅游的发展都具有导向作用和重要意义。

一、沈阳旅游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1、自然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类:沈阳浑河、康平卧龙湖、新民西湖

生物景观类: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鸟岛

地文景观类:古陨石旅游区、怪坡、沈阳水洞

2、人文旅游资源:

古代建筑类:沈阳故宫 、东陵、北陵

历史遗址类:新乐遗址

宗教文化类:南关天主教堂、慈恩寺、长安寺、般若寺、天垢净光舍利塔、太清宫

园林建筑类:世博园

战争遗迹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刘少奇故居、张氏帅府、抗美援朝烈士

陵园

文化设施类:科学宫会展中心、辽宁大剧院 、关东影视城、辽宁省博物馆

3、社会旅游资源:

工农观光类:辉山乳业、老龙口酒、可口可乐公司、沈飞航空博览园、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

购物综合类:中街、太原街、五爱街、三好街

运动保健类: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怪坡滑雪场、东北亚滑雪场

游乐场馆类:海洋馆、热高乐园、方特欢乐世界、紫烟薰衣草庄园

民俗风情类:沈阳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刘老根大舞台、沈阳满族民俗村

(二)地理位置优越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工业门类齐全,具有重要的区域战略地位。沈阳周围集中辐射带动了八大辽宁省重要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这几座城市紧密结合,展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成了科技信息互助、资源丰富、结构高度集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使得沈阳旅游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以沈阳为中心,环绕八大城市进行规划,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开展“城市群游”、“沈阳经济区游”等区域旅游。

(三)自然条件适宜

沈阳气候温和舒适,是适宜旅游的一大胜地。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7℃—10℃之间,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沈阳既具备南方城市温文尔雅的柔情,也具备自身北方城市独有的强烈对比,四季分明,昼夜分明。

沈阳绿化到位,植被繁多,总计森林面积14.7万公顷,草场面积8.2万公顷,种植植被多属于温带油松阔叶林区,曾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相对来说可以开展绿色旅游项目。

(四)交通方便快捷

沈阳桃仙机场现为国家一级干线机场,距市中心不远,设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以沈阳为中心建有数条高速公路,还有多条重要铁路干线交汇于沈阳。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地区之一,可想而知,全国各地乃至于国际上的游客们前往沈阳旅游都是十分方便的,这无疑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沈阳城市的旅游发展。

沈阳城内交通更为方便快捷,公交线路总计近400条,运营公交达到6000辆之多,全市运营出租车2.4万台,而且设有地铁和多条线路的有轨电车。通往火车站点和客运站点以及沈阳热门的旅游景点和商圈都有多种选择方式可到达。

(五)食宿设施齐备

沈阳这座豪华都市拥有星级酒店数百家,包括皇朝万豪酒店、国际皇冠假日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等著名国际连锁品牌酒店,还有锦江之星、汉庭、虎跃、如家、速8等快捷酒店等,所以到沈阳市游玩,住宿一定不是问题。

硕大的沈城也是一个美食名城,这里有闻名中外的沈阳特产:中街大果、辉山牛奶、冬冬食品、雪花啤酒、沈阳老龙口酒、不老林糖、康福月饼、八王寺汽水、香雪面粉、红梅味

精……当然还有游客们不能错过的沈城小吃: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那家馆白肉血肠、庆丰包子、马家烧麦、五爱街清真鸡蛋饼、长乐包、西塔冷面、宋家馄饨、沈阳小土豆、老四季面条、原味斋烤鸭、郭家汤圆、三盛源饺子……

二、沈阳旅游发展劣势

(一)缺乏旅游特色,知名度较低

沈阳传统旅游形式较为普遍,例如创意旅游、工业旅游等特色专项旅游的开发实行较少;大多数景点普遍分散,独立经营,缺乏积极合作和整合规划;部分新开发景区知名度低,宣传力度不到位。

(二)旅游管理服务制度有待完善

面对突发事件时制定的应对措施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高峰期井喷现象频频发生,降低旅游质量;景区内部环境维护和周围交通安全的监管还存在一定问题,诸如青年大街等繁华地段交通拥堵现象总现;旅游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沈阳没有专门的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场所,接待人员多而杂,景区内配备的专业导览员也是极为稀少。

三、沈阳旅游发展对策

(一)推广沈城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沈阳素有“历史名城”的称号,是清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也是战争和革命事件的多发地段,拥有珍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在沈阳参观沈阳故宫,了解清文化的渊源;领略战争的历史,曾发生过辽沈战役,九一八事变等著名战役的土地就是沈阳;感受周恩来少年读书的氛围,看看刘少奇的故居,找一找历史伟人的痕迹;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旧时的战争故事,祭奠逝去的先烈;驻足在庄严肃穆的东北解放纪念碑下,望着和平鸽的盘旋,追溯过去,看待如今的来之不易……

重点抓住沈阳历史文化名城鲜明的旅游形象,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游和红色旅游,打响历史底蕴,文化传播品牌旅游名号,加强宣传,还可以针对建党、建军、建国、重大战争纪念日等重要节日要合理开展多种红色旅游系列的活动,相信定能大幅度带动沈阳旅游业的发展。

(二)创新旅游形式和线路,发展创新旅游

面对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周边城市激烈的竞争,沈阳要想走好旅游这条路线,开发创意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已是必然之势。

1、提供网络选择平台,定制专属旅游线路。

如今信息时代,网上消费旅游产品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专属于沈阳市旅游的网站,涵盖沈阳市全部旅游景点信息及路线状况,方便游客自主挑选,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专门的沈城旅游线路,打造沈城一日游、环城游等短途自定义旅游项目招揽游客。还需要提供一个类似于贴吧的平台,让用户畅所欲言,提供照片和信息,说出自己在沈阳旅游的经验,沈阳当地人也可以参与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作为分享。当然,坐落在沈阳各大酒店、宾馆、景区景点、娱乐场所等也要参与合作,晒出团购等优惠政策,增加沈城旅游的吸引力。相信这样的旅游模式能够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巧妙的整合在一起,更符合人们探新猎奇的旅游心理,避免旅行社行业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为游客提供专属服务,推动沈阳旅游的进步发展。

2、现代艺术结合,玩转“穿越”旅游

众所周知,沈阳市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国际都市,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穿越”这一词用在沈阳身上是在合适不过的了。可在一些历史丰富或民俗类景点采用现代技术,开展各种

现代旅游文化演艺作品吸引大众的眼球。比如在故宫、东陵、北陵等景点设置一些古典服装的时尚走秀表演,历史情节的话剧演出,现代光影科技造就穿越剧经典再现,甚至打造例如《印象刘三姐》那样全新概念的实景演出等。在枯燥乏味的历史景点参观中融入时尚现代的元素,更生动的表现出历史的原型,传递了正能量的历史信息,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空间。

当然建立一些观众参与性的活动也是必要的,有助于保证稳定的客流量。历史景观处可设立各种古代服装供游客换装,拍照留念,或是让人们参与表演之中,增添趣味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当然这所有的设想必须是在能够保证历史建筑,遗址遗迹等保存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

3、积极开发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伴随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形式,是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参观了解工业生产过程、工人工作环境等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流行已久,在沈阳,工业旅游也渐渐开始受到注重。沈阳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工业基地,全市的工业企业达到近6000家,涉及行业门类众多,资金和规模雄厚,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优势。而且沈阳的其他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这对于开展沈阳的工业旅游来说也是提供了一个较为容易的前提。再者这一新兴的旅游模式又在逐步被人们接受,将工业旅游与传统旅游结合,或许还能达到双赢的效应。近年来,辉山乳业、沈阳老龙口酒、可口可乐等大型现代企业相继向游人开放,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也验证了工业旅游在沈阳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三)加强交通规划,增加景点的可进入性

目前,旅游交通已成为旅游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中之重。沈阳的交通的确是四通八达,但是在旅游高峰、节假日等时期,拥堵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加强城市交通规划,改善景区的可进入性依旧是沈阳面临的一大难题。

道路规划和布局上设计要方便通往著名旅游景点,建立旅游专属绿色通道;旅游内部环境设立相关部门管理监督,避免高峰期的拥堵和对景区内建筑的破坏,致力安全有序的沈阳景区环境;设立沈城环游公交车,免费为游客提供城内旅游景区间的交通;火车站、客运站、景区景点周围,应设立专业交通部门监管,保证旅游通行的畅通无阻,避免人员滞留。

(四)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干预,重视旅游人才教育培养

政府应给予沈阳市旅游业高度的重视,使其能够培育成为沈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沈阳市旅游的法律规范,支持其与相关行业合作共赢,在能源、资金、建设、技术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建设全面的沈阳旅游人才储备机制,培养精通多种语言和服务技能的旅游接待人员,集中培训教育,建立强大的旅游从业人员团队,向国际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沈阳旅游业的整体素质涵养,确保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准,树立良好的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积极推动沈阳旅游的整体发展。

(五)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

沈阳市旅游政务环境、投资环境和旅游接待水平仍需进一步优化,细数到每个小的细节都要体现出沈阳市的城市形象和旅游风采。

建立商场、旅游景点等专门的停车场,为游客购物和旅途提供便利,带动经济和旅游的共同发展;扩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沈阳良好的品牌效应,致力培育一系列沈阳品牌旅游目的地,沈阳旅游品牌服务团队、沈阳旅游品牌企业;景区建立专业的旅游信息咨询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使旅游接待服务信息化、全球化、透明化、智能化;引进现金国际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规范旅游服务,每个景区的布置和旅游接待方面都要具备专业的服务人员,完善整体服务管理体系;维护良好的城市及景区治安,建设友好型旅游城市的形象。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