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来源:赴品旅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结合相关资料、工具书,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感知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3.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感受小童天真活泼的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将古诗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感知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教学难点:品读诗句,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背诵有关童年生活的古诗句

  2.课件(3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童趣

  1.  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古诗是其中尤为耀眼的一朵奇葩。我相信同学们在学习中也一定积累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来说上句,同学们来说下句。

  师: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儿童散学归来早,

  生:忙趁东风放纸鸢

  生:歌声振林樾。

  师:意欲捕鸣蝉,

  生:忽然闭口立。

  师:草铺横野六七里,

  生: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归来饱饭黄昏后,

  生:不脱蓑衣卧月明。

  师:同学们对得真不错!吟诵了这些诗句,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

  师:这些诗都是写什么的?

  生:儿童、童年、童趣……

  师:是啊!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彩多姿的,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总是让人流连和称颂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品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童趣”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23页。

  2.板书课题:舟过安仁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

  师:解题

  (强调“过”的意思,过:经过,划过。)

  二.初读课文感知童趣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注意2个生字篙(gāo)棹(zhào)的读音。

  3.棹的写法:不要把右边的“卓”写成了“桌”。

  4.指名读这首诗。

  5.出示课件:配乐读。

  6.齐读全诗。

  (二).结合注释插图自由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1.同桌合作诵读,发挥想象,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你的理解?

  三、 品读课文,享受童趣

  创设情景:

  1.出示第二个课件。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是作者船行江面不经意间看见的,这一看让作者展开了思考……)

  你们就是画中的两个小孩,观察课件,说一说当时的情况。有对话、有动作、神态、心理、还有环境(天气……)

  2.假如我就是诗人杨万里,你和你的同桌就是那两个可爱的很聪明的孩子,试着表演一下他们的语言、动作及神态。

  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作者所悟,这一思考的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小孩子(揣摩作者当时的心境)

  4.请学生表演(注重语言、神态、动作)

  四、拓展阅读,深化童趣,再读体会

  1.齐读全诗,背诵全诗。

  2.杨万里写童趣的诗还不少,我们用刚才学习诗歌的方法来自学下面的这首诗:

  课件出示: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磐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3.自由读诗,读出了什么?

  4.合作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

  5.指名说大意。

  五.改写短文,体验童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舟过安仁》,赏析了《稚子弄冰》,再次体验了古诗的独特魅力。现在我们来试着把《古诗舟过》安仁改成一篇小故事,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来写一写这童年趣事吧。

  板书设计:

  舟过安仁

  篙gāo       棹zhào

  所见      孩子聪明伶俐

  所悟      喜欢小孩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