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4期吉林畜牧兽医 一YangZhu ZhuanLan 0 — 猪脐疝的发生与防治 秦国臣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向海乡畜牧站,吉林白城137000 笔者从事畜牧兽医临床工作多年,亲眼目睹 了很多原发性与继发性疾病对养猪业造成的损 失。其中,脐疝就是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现就 其发生与发展防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1发病原因 先天性原因。本病多发生于仔猪,仔猪在出 生后3 d左右或数周左右多发。发病的原因是由 于天然脐孔闭合不全,腹腔壁部肌肉发育不完全, 天然疝轮较大的原因造成。 后天性原因。多由于仔猪出生后断脐而造成。 接产员断脐时未消毒,造成脐部感染,或是造成 脐静脉炎;再一个原因就是捕捉时造成仔猪腹压 突然增大,剧烈呜叫都能造成脐疝的发生;另外 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仔猪断奶或是其他原因,更换 饲料等,造成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大也可造成脐 疝。 2预防 针对造成脐疝的各种原因,笔者总结了多种 经验,对预防及制止脐疝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 作用。 2.1接产员接产前,手部应彻底消毒,并且带 消毒手套,脐部应彻底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具 体操作如下;接产员接产前应对手部进行彻底消 毒,并且佩戴消毒手套。准备接产。仔猪开始出 生时,有的仔猪出生后,已经脱离胎盘,只有脐 带与母体相连,用左手固定仔猪与脐带,右手持 剪刀在距离脐带根部5 cm处剪断脐带,同时将 脐带内残留的血液挤出,在断端涂上碘酊,防止 脐部感染造成其静脉炎,而引发脐疝。擦净仔猪 体外的粘液,放入保温箱。有的仔猪生后不仅脐 带相连,而且被胎盘包裹,这时,接产员要用手 剥离胎盘,然后按照断脐的程序依次进行。当仔 猪全部生完后,放入保温箱,定期检查仔猪脐部 愈合情况,发现有红肿现象的,立即用青霉素或 链霉素进行消炎,防止因感染而造成脐静脉炎, 而促使脐疝的发生。 2.2在某种需要的情况下,需要捕捉仔猪,应 尽量使仔猪的活动空间减少,使仔猪不能自由奔 跑,在短时间内控制仔猪后肢,使其不能剧烈挣 扎,从而避免仔猪用力过大而促使脐疝孔扩张, 而引发脐疝。 2.3仔猪在断奶前应逐渐饲喂柔软易消化的仔 猪料,使其逐渐适应断奶后的饲料改变。避免仔 猪断奶后,由于饲料的改变而造成便秘,使其排 便时由于腹压增大而发脐疝。 3治疗措施 3.1封闭性修补术 对以患脐疝的仔猪,一般在哺乳期间,多 用封闭性修补术进行治疗。 操作步骤如下:用两人将仔猪四肢朝上固定, 防止仔猪挣扎。术者先将手部消毒,并佩戴已消 毒的防护手套。患脐疝的仔猪,其内容物多为小 肠。开始手术时,术者左手握住疝囊顶端集中部 位,用右手将疝内容物缓慢向里推,同时左手向 前移动,握住疝囊,直至将疝内容物全部推入腹 腔。握紧疝囊,保证疝孔不能随皮肤而移动。术 者在皮肤外行剪毛消毒,于皮肤外结节缝合,仔 猪疝孔一般很小,只需缝2~3针即可。术后观 察仔猪,如有不良症状,再对症治疗。 3.2开放性修补术 如果患猪个体较大,处于中猪或育肥阶段, (下转第4 3页) 41 2015年第4期吉林畜牧兽医 YangZhu ZhuanLa n豫0 —l, 钠、电解多维、葡萄糖。饲喂到第2天时,可从 发酵,清除积水死水,提供清洁饮用水。可明显 猪粪便中观察到大量的虫体,猪精神好转,7 d 减少消化道寄生虫的危害。 后患猪恢复。 7.4本病发生后,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易 7讨论 与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混淆,如大肠杆菌病、沙 7.1该次猪毛尾线虫病的暴发原因一是夏天高 门氏杆菌病等。因此,在发生后应及时进行实验 温高湿,垫料发酵,垫料温度升高至32.44~ 室检验,以便早确诊早治疗 。 32.42℃,空气湿度为79.9%~84.8%,有利于 毛尾线虫虫卵的生存、发育和传播 J。毛首线 参考文献: [1】汪 明.兽医寄生虫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 虫虫卵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在33~34℃环境, 出版社.2 01 0:2 6 9. 经l9~22 d即发育为感染性虫卵。二是猪粪 【2】刘金林.生猪发酵床养殖效果研究【J].福建畜牧 便未及时清理,虫卵易在富含有机质的场地内存 兽医,2 01 2,34(3),5~7. 活、发育成感染性虫卵,猪食入感染性虫卵在小 【3]周忠凯,秦竹,余刚,等.发酵床育肥猪舍内湿 肠后端孵出幼虫,幼虫移形在盲肠内发育为成虫, 热环境与通风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报,2 01 3,2 9 造成发病 。 (3)5 9 2~5 9 8. 7.2建议厚垫料平养猪场应定期深翻,通过发酵 [4]雷松波.发酵床养猪场暴发毛首线虫病的诊疗报告 杀死虫卵,并及时铺撒新鲜垫料,要重视猪寄生 【J].福建畜牧兽医,2 01 2,34(6),7 0. [5]蒋培红.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寄生 虫病的危害,预防为主,定期驱虫,多次驱虫。 虫病,2 0 07,1 5(1),6 0. _ 7.3加强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工作,对粪便堆积 (上接第41页) 此时患猪疝囊较大,疝轮较厚,极易形成嵌闭性 缓慢切开,防止疝内容物突然冒出。边切开边由 或粘连性的脐疝,此时多用开放性修补术。 助手将疝内容物推入腹腔,术者在疝孔周围创造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患猪仰卧保定,进行全 新鲜创面,用结节缝合疝孔,在创面上撒布消炎 身麻醉。四名壮汉将四肢向上固定,以便术者方 粉,然后将皮肤用结节缝合,切去多余的皮肤。 便工作。首先术者进行手部消毒,佩戴已消毒的 术后对患猪进行消炎处理,防止继发感染,造成 防护手套。开始手术,先将疝囊周围的皮肤进行 二次脐疝。 一 剪毛消毒。呈直线形切开疝囊两边皮肤,注意要 ・行业动态・ 一 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猪源抗体"制剂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自2 01 4年起,在哈尔滨市科技局杰出青年基金的引导和扶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大力投入“猪 源抗体”生物制剂关键技术的研究。仅一年时间,已完成中和性抗体的筛选、单细胞PCR扩增、猪源抗体重链轻链 的克隆、猪源抗体平台的构建以及动物的初步应用试验,取得重要突破。研究结果表明,猪源抗体可以有效地抵御 病毒的攻击,对感染动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猪源抗体”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类生物制剂,该制剂是在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 进行猪源改造,在动物体感染病原后、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提供持续的保护,抵御传染性病原的攻击。随着猪源 抗体平台的建立、药物的研制与发展,有望极大地减少畜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和降低疫苗重组的风险,在动物疫 病的防控环节中,促进逐步实现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现代化养殖。 该项目作为行业领先的一项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在技术层面上,通过平台建设,解决了猪源抗体药物制 剂研发中的关键技术,为多种猪源病原抗体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哈兽研研制的抗体药物,有望成为创新型的生 物制剂,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年销售额可达两千万元,并可为绿色、环保畜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一 (新闻来源:凤凰网) 43